成語典 | 電子書

一舉兩得

參考詞語

‧一舉兩便 ‧一舉兩全 ‧一舉兩利

音讀與釋義

注  音

ㄐㄩˇ ㄌㄧㄤˇ ㄉㄜˊ (變) ˋ ㄐㄩˇ ㄌㄧㄤˇ ㄉㄜˊ

漢語拼音

yī jǔ liǎng dé (變) yì jǔ liǎng dé

釋  義

比喻做一件事,同時有兩方面的收穫。
#◎語本《戰國策.秦策二》。
△「一箭雙雕」

典故說明

戰國時候,因為楚國斷絕與齊國的盟友關係,因此齊國打算出兵攻伐楚國。陳軫則向楚王建議:「可以割地給齊國,以求得調解;又能因此向秦國講和。」於是楚王就派陳軫前往秦國,秦王對陳軫說:「你以前曾在秦國任職,說起來我們算是舊識。因為我沒有治國的才能,所以你後來就離開秦國,到楚國去了。現在齊、楚即將互相攻伐,我如果出兵相救,也許有利、有弊。你現在不能只為楚王計謀,應該也要有其他的方法來為我策畫一下。」陳軫就舉了管與的例子回答秦王:以前有兩隻老虎為了爭食一個人而相鬥,管莊子看到了,就要將牠們殺死,這時管與卻阻止說:「兩隻老虎互相爭鬥,結果必定是大的受傷,而弱小的死亡。既然如此,你等老虎受了傷再殺牠們,就可以只做一個動作,而同時得到兩隻老虎;省了一次的力氣,但實際上卻等於是刺殺了兩隻老虎。」陳軫的用意在告訴秦王,齊、楚兩國如果開戰,秦國派兵前往,不但有救齊國的好處,也讓楚國免於被攻伐的危險。他的計謀不僅讓秦國得到好處,也同時為楚國解除了危機。典源又見《戰國策.秦策一》。內容則是表述司馬錯與張儀於秦惠王前,爭論該伐蜀還是伐韓。司馬錯建議伐蜀,因為秦國如果出兵伐蜀,不但可以得其國,而且將因為為百姓除去暴虐的國君而獲得百姓的擁戴與支持,同時得到名、實兩方面的好處。後來「一舉兩得」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做一件事,同時有兩方面的收穫。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

比喻做一件事,同時有兩方面的收穫。

使用類別

用在「一事二益」的表述上。

例句

  1. 種花既可美化環境,又可怡情養性,真是一舉兩得
  2. 登山運動既可以減肥,又可以健身,正是件一舉兩得的事。
  3. 把垃圾分類,既可減少垃圾量,又能資源回收,真是一舉兩得
  4. 唱卡拉ok,既可以滿足表演欲望,又可以和同事同樂,真是一舉兩得
  5. 這一趟南部旅遊,不但探訪多處古蹟,也見到了多位老友,真是一舉兩得
  6. 參加這次學術研討會,不僅得到新的學術資訊,又得以認識許多專家學者,真是一舉兩得
  7. 我有個一舉兩得的好法子,那就是我們親自去拜訪他,如此一來既可解釋誤會,又可以當面訪問他,豈不美哉!

辨  識

近義

一石二鳥、一箭雙雕、事半功倍

反義

一無所得、事倍功半、徒勞無功、顧此失彼
「一舉兩得」及「一箭雙雕」都有做一件事有兩種收穫的意思。
「一舉兩得」側重於比喻取得兩種好處;「一箭雙雕」則側重於達到兩個目標。
一舉兩得一箭雙雕辨似例句
種花既可美化環境,又可怡情養性,真是
這次緝凶行動,不但逮捕到殺人犯,同時也破獲了販毒集團。

參考詞語

  • 一舉兩便

    注  音

    ㄐㄩˇ ㄌㄧㄤˇ ㄅㄧㄢˋ (變) ˋ ㄐㄩˇ ㄌㄧㄤˇ ㄅㄧㄢˋ

    漢語拼音

    yī jǔ liǎng biàn (變) yì jǔ liǎng biàn

    釋  義

    一種舉動,得兩種方便。見「一舉兩得」條。
    1. 《鏡花緣.第四二回》:「好在將來姪女也要上京赴試,莫若明年赴過郡考,早早進京,借赴試之便,就近省親,豈非一舉兩便?」
  • 一舉兩全

    注  音

    ㄐㄩˇ ㄌㄧㄤˇ ㄑㄩㄢˊ (變) ˋ ㄐㄩˇ ㄌㄧㄤˇ ㄑㄩㄢˊ

    漢語拼音

    yī jǔ liǎng quán (變) yì jǔ liǎng quán

    釋  義

    猶「一舉兩得」。見「一舉兩得」條。
    1. 《三國志.卷二六》:「兵不遠西,而胡交自離,此一舉而兩全之策也。」
    2. 《西遊記.第五四回》:「一則不傷了他的性命,二來不損了你的元神;這叫做『假親脫網』之計。豈非一舉兩全之美也?」
  • 一舉兩利

    注  音

    ㄐㄩˇ ㄌㄧㄤˇ ㄌㄧˋ (變) ˋ ㄐㄩˇ ㄌㄧㄤˇ ㄌㄧˋ

    漢語拼音

    yī jǔ liǎng lì (變) yì jǔ liǎng lì

    釋  義

    猶「一舉兩得」。見「一舉兩得」條。
    1. 宋.蘇洵〈衡論議法〉:「夫使有罪者不免於困,而無辜者不至陷於笞戮,一舉而兩利,斯智者之為也。」
︿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