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 | 電子書

孜孜不怠(孜孜不倦)

參考詞語

‧孜孜不倦

音讀與釋義

注  音

ㄅㄨˋ ㄉㄞˋ (變) ㄅㄨˊ ㄉㄞˋ

漢語拼音

zī zī bù dài (變) zī zī bú dài

釋  義

義參「孜孜不倦」。見「孜孜不倦」條。

典  源

此處所列為「孜孜不倦」之典源。
  1. 《書經.益稷》
    (舜)帝曰:「來,禹!汝亦昌言。」1>拜曰:「都,帝!予何言?予思2>日孜孜3>。」皋陶曰:「吁!如何?」禹曰:「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昏墊。予乘四載,隨山刊木。暨益奏庶鮮食。予決九川,距四海;濬畎澮,距川。暨稷播奏庶艱食、鮮食,懋遷有無化居。烝民乃粒,萬邦作乂。皋陶曰:「俞。師汝昌言。」

    〔註解〕

    1. 禹:夏代開國之君,生卒年不詳。因治洪水有功,得舜禪讓,立國為夏。亦稱為「大禹」、「夏禹」。
    2. 思:語詞。無義。
    3. 孜孜:勤勉不懈。孜,音ㄗ。
  2. 《書經.君陳》
    昔周公師保萬民,民懷其德。往慎乃司,茲率厥常,懋昭周公之訓,惟民其乂。我聞曰:「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爾尚式時周公之猷訓,惟日孜孜,無敢逸豫。凡人未見聖,若不克見;既見聖,亦不克由聖。爾其戒哉!爾惟風,下民惟草。圖厥政,莫或不艱。有廢有興,出入自爾師虞,庶言同則繹。」

書  證

  1. 《漢書.卷七一.雋疏于薛平彭傳.平當》:「今聖漢受命而王,繼體承業二百餘年,孜孜不怠,政令清矣。」
  2. 唐.劉肅《大唐新語.卷七.容恕》:「(婁師德)前後四十餘年,恭勤接下,孜孜不怠,而樸忠沉厚,心無適莫。」

參考詞語

  • 孜孜不倦

    注  音

    ㄅㄨˋ ㄐㄩㄢˋ (變) ㄅㄨˊ ㄐㄩㄢˋ

    漢語拼音

    zī zī bù juàn (變) zī zī bú juàn
︿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