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揮而就
Idiom | 一揮而就 | |||||||||
---|---|---|---|---|---|---|---|---|---|---|
Bopomofo | ||||||||||
Pinyin | yī huī ér jiù (變) yì huī ér jiù | |||||||||
Interpretation | 一動筆,文章就寫成了。形容才思敏捷,落筆成章。語本《摭言》。後用「一揮而就」形容在書畫作文方面的敏捷高超。 △「一氣呵成」、「一揮立就」、「下筆成章」、「援筆立成」 | |||||||||
Allusion description | 唐代文人王璘極富文才。據傳,他在參加萬言科考試時,請了十名專司書寫的人員,在庭院中架設桌椅,準備替他寫下口述的文章。考試開始時,王璘自己一面優閒的來回踱步,一面口中源源不絕的吟詠文章,其速度之快,讓那十個抄寫人員完全無法停筆。正當完成之際,暴雨驟至,有好幾幅寫成的文章被一陣風捲至地上,被泥沙塵土沾濕了,整張紙卷曲起來,怎麼也無法打開。王璘看了便說:「算了!再拿幾張新的紙來!」紙取來後,他拿起筆來,頃刻間又寫出十餘篇文章。此事見於唐代小說《摭言》,小說內容雖難免誇大,但在《唐詩紀事》中亦有記載:「應日試萬言科,請十書吏,口授十書吏書之,未亭午,已就七千言。」也是說不到中午,他就已作出七千字的文章,故可知,王璘確實是有出口成章、下筆千言的才情。後來「一揮而就」這句成語,就從《摭言》中「縱筆一揮,斯復十餘篇矣」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才思敏捷,落筆成章。後則不限於寫作文章,可泛用於書畫方面。 | |||||||||
Instructions | Semantic description形容在書畫作文方面的敏捷高超。Usage category用在「出手成章」、「一揮即成」的表述上。Example
| |||||||||
Identification | Ambiguous idiom一氣呵成、一蹴而就、下筆成章、援筆立成、運筆如飛Antisense idiom江郎才盡、索盡枯腸「一揮而就」及「一氣呵成」都有毫無滯礙,順利完成的意思。 「一揮而就」側重於敏捷迅速,專用於作文、書畫方面;「一氣呵成」側重於完整流暢,泛用於形容各種事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