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名無實
成 語 | 有名無實 |
---|---|
注 音 | |
漢語拼音 | yǒu míng wú shí |
釋 義 | 指虛有其名而無實際內容。#語本《國語.晉語八》。 △「名不副實」 |
典 源 | #《國語.晉語八》1> 叔向2>見韓宣子3>,宣子憂貧,叔向賀之,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無其實,無以從二三子4>,吾是以憂,子賀我何故?」 〔注解〕
〔參考資料〕《管子.明法解》明主在上位,則竟內之眾盡力以奉其主,百官分職致治,以安國家。亂主則不然,雖有勇力之士,大臣私之,而非以奉其主也;雖有聖智之士,大臣私之,非以治其國也。故屬數雖眾,不得進也;百官雖具,不得制也。如此者,有人主之名而無其實,故〈明法〉曰:「屬數雖眾,非以尊君也;百官雖具,非以任國也。」此之謂國無人。 |
典故說明 | 「名」指名聲、名義,「實」指實際的情形,名和實如果一致,那就是「名副其實」,但是如果空有虛名,卻沒有實際的權力或能力,那就是「有名無實」了。在所引典源《國語.晉語八》中,記載了一個故事:有一天,晉國的大夫叔向去拜訪韓宣子。韓宣子是晉國的六卿之一,地位非常顯赫,但是他卻憂慮自己貧困。聽了韓宣子的話之後,叔向卻向他道賀。韓宣子覺得很訝異,便問道︰「我有公卿之名,卻沒有公卿之財,想跟各位公卿贈送財物都沒有辦法,你為何要恭賀我呢?」表示韓宣子雖然身為公卿,但是卻無公卿的財富。在《管子.明法解》也有類似的用法,說明一個英明的君主,能善用人才,百官各司其職,讓國家長治久安。但是一個昏庸的君主,雖然有很多的臣子,但都不能各司其職,因此國家無法得到治理。像這樣的君主,可說是「有人主之名而無其實」,亦是「有名無實」的意思。後來「有名無實」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虛有其名而無實際內容。 |
書 證 |
|
用法說明 | 語義說明指虛有其名而無實際內容。使用類別用在「名實不符」的表述上。例句
|
辨 識 | 近義成語名不副實、名存實亡、徒有虛名反義成語名不虛傳、名副其實、名實相副、表裡一致 |
參考詞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