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名狼藉
參考詞語
‧惡聲狼籍 ‧聲名狼籍音讀與釋義
注 音
漢語拼音
shēng míng láng jí釋 義
「聲名狼藉」之「狼藉」,亦作「狼籍」。傳說狼群常在草地上臥息,離去時常將睡過的草地弄得一片凌亂以滅跡。「聲名狼藉」引申來比喻名聲非常惡劣。語本《史記.卷八八.蒙恬列傳》唐.司馬貞.索隱。△「身敗名裂」
典 源
《史記.卷八八.蒙恬列傳》唐.司馬貞.索隱言其惡聲狼籍,布於諸國。而劉氏曰「諸侯皆記其惡於史籍」,非也。
典故說明
「聲名狼藉」原作「惡聲狼籍」。比喻名聲非常惡劣。在《史記.卷八八.蒙恬列傳》中,記述了蒙恬和他弟弟蒙毅的事跡。他們都是秦國的功臣,為秦始皇兼併六國,立下許多汗馬功勞,受到秦始皇的寵信;但秦始皇駕崩後,胡亥繼位,聽信趙高的讒言,命令蒙毅自殺。蒙毅對傳命的使者說:「從前秦穆公殺了三位良臣,判處百里奚以不應得的罪名,所以得到『繆』的諡號(諡法:「傷人蔽賢曰『繆』」。後通作「穆」。);秦昭襄王殺白起;楚平王殺伍奢;吳王夫差殺伍子胥。這四個國君,都犯了錯殺重臣的過錯,而遭到天下人的非議,被視為昏君,因此『籍於諸侯』。請好好考慮,千萬別濫殺忠良!」但是使者知道胡亥的心意,所以還是把蒙毅殺了。司馬貞看了《史記》,對「籍於諸侯」作了註解:「惡聲狼籍,布於諸國。」就是說那些昏君濫殺忠臣的惡名,遍布各國。後來「聲名狼藉」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名聲非常惡劣。主於「狼藉」一詞,見於《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列傳.淳于髡》:「日暮酒闌,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錯,杯盤狼藉。」《通俗編.獸畜》引唐.蘇鶚《蘇氏演義》:「狼藉草而臥,去則滅亂;故凡物之縱橫散亂者,謂之『狼藉』。」書 證
- 清.張集馨《道咸宦海見聞錄.丁巳五十八歲》:「明緒脾氣甚大,每無理之來,余更下氣柔聲,不與計較,而相見倍加親切。外間聲名狼藉,來告者甚多。」
- 《二十載繁華夢》第三三回:「因汪太史平日聲名狼藉,最不見重於官場,日前新督帥參劾劣紳十七名,實以汪某居首。」
- 《清史稿.卷三二二.尹壯圖列傳》:「各督撫聲名狼藉,吏治廢弛。臣經過地方,體察官吏賢否,商民半皆蹙額興歎。」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
比喻名聲非常惡劣。貶義。使用類別
用在「名聲敗壞」的表述上。例句
- 他因為嗜賭酗酒,弄得聲名狼藉。
- 那個人聲名狼藉,妳還想跟他交朋友?
- 他無惡不作,在這地區早已聲名狼藉。
- 全怪他自己到處拈花惹草,才弄得聲名狼藉。
- 這份雜誌老是報導一些八卦消息,無怪乎聲名狼藉。
- 在未成名之前,她曾在一個聲名狼藉的色情酒吧駐唱過。
辨 識
近義
身敗名裂、臭名昭著、臭名遠揚、惡名昭彰反義
名揚四海、名滿天下、流芳百世、聞名遐邇形音辨誤
「狼藉」指狼群將臥息草地弄亂。文獻上或寫作「狼籍」,今則多見寫作「狼藉」。「狼藉」之「藉」,音ㄐ|ˊ。「聲名狼藉」及「身敗名裂」都有名聲極壞的意思。
「聲名狼藉」僅表示名氣與聲譽都極為惡劣;「身敗名裂」則程度較重,用於表示名聲敗壞、地位喪失,澈底失敗的地步。
聲名狼藉 | 身敗名裂 | 辨似例句 |
---|---|---|
○ | ㄨ | 他因為嗜賭酗酒,弄得~。 |
ㄨ | ○ | 他因貪贓枉法,最後落得~,家破人亡。 |
參考詞語
- 惡聲狼籍
注 音
ㄜˋ ㄕㄥ ㄌㄤˊ ㄐㄧˊ 漢語拼音
è shēng láng jí釋 義
猶「聲名狼藉」。見「聲名狼藉」條。- 《史記.卷八八》:「言其惡聲狼籍,布於諸國。而劉氏曰『諸侯皆記其惡於史籍』,非也。」
- 聲名狼籍
注 音
ㄕㄥ ㄇㄧㄥˊ ㄌㄤˊ ㄐㄧˊ 漢語拼音
shēng míng láng jí釋 義
即「聲名狼藉」。見「聲名狼藉」條。- 清.宣鼎《夜雨秋燈錄.卷三》:「邑之仕宦眷屬聞之,咸不平,聲名益狼籍。」
- 清.百一居士《壺天錄.卷上》:「翁怒曰:『彼無賴子,聲名狼籍,伺吾等出外而來,遺物於室,是女之不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