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 | 電子書

弔民伐罪

參考詞語

‧伐罪弔人 ‧伐罪弔民

音讀與釋義

注  音

ㄉㄧㄠˋ ㄇㄧㄣˊ ㄈㄚ ㄗㄨㄟˋ

漢語拼音

diào mín fā zuì

釋  義

征討殘暴有罪的統治者,以撫慰受難的百姓。典出《孟子.梁惠王下》。

典故說明

周平王東遷之後,王室號令天下的威權已經不再,各諸侯國之間相互爭奪,大國經常透過戰爭來擴充自己的領土,同時逼使弱小的國家聽從號令,進而形成諸侯爭霸的局面。號稱「天下共主」的周天子,此時不過只是一個虛名而已。到了戰國時期,諸侯相互兼併的情況更加劇烈,無辜百姓傷亡無數。然而在這段動盪不安的時代,卻也是思想、學術蓬勃發展的黃金時期,「百家爭鳴」的戲碼此時正在歷史舞台上一一演出。孟子是戰國時期一位重要的思想家,他提倡王道、重仁義、輕功利、貴民輕君等思想。《孟子.梁惠王下》記載:齊國人攻打燕國,並占領了燕國的土地,因而引來各國諸侯打算合力討伐齊國。齊王對於諸侯聯軍的可能來侵,非常擔心,於是詢問孟子的看法。孟子聽後便舉商湯為例,他僅憑著方圓七十里的國土,就統一了天下。當他分別向東方及南方征討時,西邊以及北邊國家的百姓們都紛紛抱怨說:「為什麼把我們放到後面呢?」人民此時企盼商湯早點到來,就像是旱災時巴望著下雨一樣。因為商湯的來到,誅殺了殘暴的君王,同時撫慰那些受害的百姓,這就像是下了及時雨一般,人民自然非常高興。後來這個故事濃縮成「弔民伐罪」,用來指征討殘暴有罪的統治者,以撫慰受難的百姓。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

征討殘暴有罪的統治者,以撫慰受難的百姓。

例句

  1. 他們打著弔民伐罪的名義,卻盡做些燒殺擄掠的事情。
  2. 歷史上打著弔民伐罪的旗號,興兵起義的事件不斷重演。
  3. 這支弔民伐罪的仁義之師進城後,秋毫無犯,贏得百姓愛戴。
  4. 面對君王昏庸,倒行逆施,抗暴者往往以弔民伐罪為名,取而代之。
  5. 各地反對者集結在弔民伐罪的口號下,準備將不適任的領導人拉下臺。

參考詞語

  • 伐罪弔人

    注  音

    ㄈㄚ ㄗㄨㄟˋ ㄉㄧㄠˋ ㄖㄣˊ

    漢語拼音

    fā zuì diào rén
  • 伐罪弔民

    注  音

    ㄈㄚ ㄗㄨㄟˋ ㄉㄧㄠˋ ㄇㄧㄣˊ

    漢語拼音

    fā zuì diào mín
︿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