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詐我虞(爾虞我詐)
參考詞語
‧爾虞我詐音讀與釋義
注 音
漢語拼音
ěr zhà wǒ yú釋 義
義參「爾虞我詐」。見「爾虞我詐」條。典 源
此處所列為「爾虞我詐」之典源。《左傳.宣公十五年》
〔註解〕
- 僕:御也,就是駕車。
- 子反:即楚主將公子側(?∼西元前575),春秋時楚國人。事莊王為司馬。晉楚邲之戰時,為將,大敗晉師。晉人伐鄭,共王援救,使子反將中軍,戰於鄢陵。王之目受傷,召子反謀劃,醉而不能見,楚師遂宵遁,後子反為共王責而自殺。
- 宋:國名。周朝分封微子之地。約位於今河南省商邱縣南,後為齊所滅。
- 楚:國名
- 平:媾和、和好。
- 華元:春秋時宋人,生卒年不詳。歷事宋文公、共公、平公三君,共四十年。因見國家處於楚、晉兩大國間,飽受戰爭之苦,倡和平運動,於共公十年,使兩國結盟於宋,為史上著名的第一次弭兵之約。
- 質:音ㄓˋ,用財物或人作保證以為抵押。
- 爾:第二人稱代名詞,相當於「汝」、「你」。
- 詐:欺騙。
- 虞:猜度。
書 證
- 清.端方〈均滿漢以策治安摺〉:「故凡合兩民族以上而成一國者,苟利益輕重稍有偏畸,相形之閒,動生猜貳,馴致爾詐我虞。」
參考詞語
- 爾虞我詐
注 音
ㄦˇ ㄩˊ ㄨㄛˇ ㄓㄚˋ 漢語拼音
ěr yú wǒ zh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