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成語典》

:::

首頁〉成語檢索〉正文〉[同心一力]

同心一力

列印   加入筆記
字級設定
成  語同心一力(同心協力)
注  音ㄊㄨㄥˊ ㄒㄧㄣ ㄌㄧˋ
漢語拼音tóng xīn yī lì
釋  義義參「同心協力」。見「同心協力」條。
典  源此處所列為「同心協力」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賈誼〈過秦論〉(據《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引)
太史公曰:「秦之先伯翳,嘗有勳於唐虞之際,受土賜姓。及殷夏之閒微散。至周之衰,秦興,邑于西垂。自繆公以來,稍蠶食諸侯,竟成始皇。始皇自以爲功過五帝,地廣三王,而羞與之侔。善哉乎賈生推言之也!曰:『秦并兼諸侯山東三十餘郡,繕津關,據險塞,修甲兵而守之。然陳涉以戍卒散亂之眾數百,奮臂大呼,不用弓戟之兵,鉏櫌白梃,望屋而食,橫行天下。秦人阻險不守,關梁不闔,長戟不刺,彊弩不射。楚師深入,戰於鴻門,曾無藩籬之艱。於是山東大擾,諸侯並起,豪俊相立。秦使章邯將而東征,章邯因以三軍之眾要市於外,以謀其上。群臣之不信,可見於此矣。子嬰立,遂不寤。藉使子嬰有庸主之材,僅得中佐,山東雖亂,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廟之祀未當絕也。秦地被山帶河1>以爲固,四塞2>之國也。自繆公3>以來,至於秦王,二十餘君,常爲諸侯雄。豈世世賢哉?其勢居4>然也。且天下嘗同心并力而攻秦矣。當此之世,賢智並列,良將行其師5>,賢相通其謀,然困於阻險而不能進,秦乃延入戰而爲之開關6>,百萬之徒逃北7>而遂壞。豈勇力智慧不足哉?形不利,勢不便也。』」

〔注解〕

  1. 被山帶河:高山橫亙、黃河環繞,形容地勢險要。被,通「披」,音ㄆ一。
  2. 四塞:國境四方都有要塞、天險,比喻形勢險要堅固。塞,音ㄙㄞˋ
  3. 繆公:即穆公。春秋時代秦國國君。繆,音ㄇㄨˋ
  4. 勢居:地理位置。
  5. 師:軍隊。
  6. 開關:開啟關隘。關,指函谷關。
  7. 逃北:戰敗而逃。
典故說明此處所列為「同心協力」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同心協力」原作「同心并力」。秦王嬴政二十六年(西元前221)統一天下,建立了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帝國,自稱「始皇帝」。廢封建,行郡縣,以集權中央;開闢馳道,修築長城以鞏固國防。五度巡行天下,北逐匈奴,南征百越。功績卓著,可說是前所未有。然而這個帝國卻僅僅只有短短十五年的國祚,對此,漢代賈誼的〈過秦論〉就曾對秦的興起及敗亡作出精闢分析,其中說到:秦國境內有高山峻嶺橫亙及綿長黃河環繞,國境四方也都有要塞,地勢十分險要。從秦穆公以來,一直到秦王嬴政,二十多個國君經常在諸侯之中稱雄,這難道是每一代君主都很賢能嗎?那是因為秦國所處的地理形勢造成的呀!再說當時天下各諸侯國也都曾經同心協力攻打秦國,那些賢能且有才智的人匯聚在一起,善於用兵的將領指揮軍隊,並且還有賢相彼此商議謀略,但卻被困在險要的處所而不能前進,於是秦國引諸侯國軍隊到境內作戰,為他們打開關塞,結果卻是東方百萬軍隊敗逃潰散。這難道是因為勇氣、力量和智慧不夠嗎?那是因為地形不利,地勢不便的關係。後來「同心協力」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團結一致,共同努力。
書  證
  1. 《後漢書.卷一八.吳蓋陳臧列傳.吳漢》:「若能同心一力,人自為戰,大功可立。」
  2. 《明史.卷三二○.外國列傳一.朝鮮》:「臣方與毛鎮同心一力,建功報主,豈敢有一毫猜防意乎。」
參考詞語同心協力
ㄊㄨㄥˊ ㄒㄧㄣ ㄒㄧㄝˊ ㄌㄧˋ
tóng xīn xié lì
︿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