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成語典》

:::

首頁〉成語檢索〉正文〉[論定棺蓋]

論定棺蓋

列印   加入筆記
字級設定
成  語論定棺蓋(蓋棺論定)
注  音ㄌㄨㄣˋ ㄉㄧㄥˋ ㄍㄨㄢ ㄍㄞˋ
漢語拼音lùn dìng guān gài
釋  義義參「蓋棺論定」。見「蓋棺論定」條。
典故說明此處所列為「蓋棺論定」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杜甫字子美,號少陵,有「詩聖」之稱。唐代詩人。在政治上不得志,中年後過著坎坷流離的生活,他的詩博大雄渾,千態萬狀,不僅慨嘆自己遭時不遇,亦反映出當時的社會動亂形態。故有「詩史」之名。此詩是杜甫勸勉友人應該出來為世人作事。杜甫舉枯桐可以製樂器,淺水可以藏蛟龍為例,說明人不應處於深山窮谷之中自我埋沒。杜甫認為,人一生的是非功過,要到死後才能論定,友人年力未衰,豈可隱遁山林?應該再出來為世人做事。後來「蓋棺論定」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人一生的是非功過,要到死後才能論定。現在亦用來比喻事情最後已有結論。如:「即使已經蓋棺論定,如有新事證,歷史也有重新翻案的可能。」
︿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