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成語典》

:::

首頁〉成語檢索〉正文〉[木猴而冠]

木猴而冠

列印   加入筆記
字級設定
成  語木猴而冠(沐猴而冠)
注  音ㄇㄨˋ ㄏㄡˊ ˊ ㄍㄨㄢˋ
漢語拼音mù hóu ér guàn
釋  義義參「沐猴而冠」。見「沐猴而冠」條。
典  源此處所列為「沐猴而冠」之典源,提供參考。
《史記.卷七.項羽本紀》
沛公已去,閒至軍中,張良入謝,曰:「沛公不勝桮杓,不能辭。謹使臣良奉白璧一雙,再拜獻大王足下;玉斗一雙,再拜奉大將軍足下。」項王曰:「沛公安在?」良曰︰「聞大王有意督過之,脫身獨去,已至軍矣。」項王則受璧,置之坐上。亞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曰:「唉!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為之虜矣。」沛公至軍,立誅殺曹無傷。居數日,項羽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貨寶婦女而東。人或說項王曰:「關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饒,可都以霸。」項王見秦宮室皆以燒殘破,又心懷思欲東歸,曰:「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說者曰:「人言楚人1>沐猴2>而冠耳,果然。」項王聞之,烹說者。

〔注解〕

  1. 楚人:楚國人,在這裡暗指項羽。楚,戰國七雄之一。領有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後為秦所滅。
  2. 沐猴:獼猴。猴好拭面如沐,故稱。

〔參考資料〕

另可參考:《漢書.卷三一.陳勝項籍傳.項籍
典故說明此處所列為「沐猴而冠」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據《史記.卷七.項羽本紀》載,西楚霸王項羽率兵進入秦國首都咸陽後,屠殺城裡的百姓,殺害已經投降的秦王子嬰,並且放火燒掉宮殿,然後帶著到處搜括而來的財貨、珍寶和婦女要回故鄉去。這時有人跟項羽建議:「關中這個地方,山河四面圍繞,是天然屏障,土地肥沃豐饒,首都建在這裡可以稱霸中原。」項羽看到秦宮殿都已經燒毀,心裡又想念故鄉,就回答說:「人富貴了不回故鄉,就好像晚上穿著漂亮的衣服外出,誰看得到?」那個人就背地裡對人說:「聽說項羽這個人,就像個性急躁的獼猴學人穿戴冠帽,沒有遠見成不了大事,現在看來果然是真的。」結果話傳到項羽的耳裡,就把那個人捉來烹煮。後來「沐猴而冠」被用來指性情急躁的獼猴學人穿戴冠帽。亦用來比喻人虛有表象,卻不脫粗鄙的本質,沒有遠見。除此之外,古來對這句成語另有一解,認為因為獼猴性子急躁,不能若人久著冠帶,用來比喻人的性情急躁。
書  證
  1. 明.沈采《千金記》第一三齣:「項王乃是木猴而冠,不足謀天下矣。」
參考詞語沐猴而冠
ㄇㄨˋ ㄏㄡˊ ˊ ㄍㄨㄢˋ
mù hóu ér guàn
︿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