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成語典》

:::

首頁〉成語檢索〉正文〉[忘筌得魚]

忘筌得魚

列印   加入筆記
字級設定
成  語忘筌得魚(得魚忘筌)
注  音ㄨㄤˋ ㄑㄩㄢˊ ㄉㄜˊ ˊ
漢語拼音wàng quán dé yú
釋  義義參「得魚忘筌」。見「得魚忘筌」條。
典  源此處所列為「得魚忘筌」之典源,提供參考。
《莊子.外物》
1>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荃;蹄2>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3>。吾安4>得夫忘言之人而與之言哉!

〔注解〕

  1. 荃:音ㄑㄩㄢˊ,通「筌」。捕魚的竹器。
  2. 蹄:捕兔的器具。
  3. 得意而忘言:不拘泥於字句言辭,既得其意,則忘其言。見「得意忘言」。
  4. 安:何處、哪裡。
典故說明此處所列為「得魚忘筌」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筌,是竹編的魚籠,用以捕魚。蹄,是捕兔用的網子,即是兔罝。莊子用筌和蹄比喻為了達成目的而採取的手段,捕捉魚和兔才是獵人真正的目的。如果已經捕捉到魚,那筌就沒有用處,已經捉到兔子,那蹄也失去了作用,這兩者就可以拋棄不用了。同樣的,言論和著作是用以闡明道理的工具,道家認為天地間的至理,並非言語文字所能傳示,所以主張人不可拘泥於語言文字之中,一旦通達道理,就應該捨棄這些外在的形式。後來「得魚忘筌」這句成語被用來比喻悟道者忘其形骸。亦用來比喻人在達到目的成功後就忘掉賴以成功的手段或憑藉物,有背義忘恩之意。
書  證
  1. 晉.何劭〈贈張華〉詩:「舉爵茂陰下,攜手共躊躇。奚用遺形骸?忘筌在得魚。」
  2. 明.王玉峰《焚香記》第二六齣:「他是好生的忘筌得魚,明犯著再娶停妻。」
參考詞語得魚忘筌
ㄉㄜˊ ˊ ㄨㄤˋ ㄑㄩㄢˊ
dé yú wàng quán
︿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