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語 | 向壁虛造 |
注 音 | ㄒㄧㄤˋ ㄅㄧˋ ㄒㄩ ㄗㄠˋ |
漢語拼音 | xiàng bì xū zào |
釋 義 | 「向壁虛造」之「向」,典源作「鄉」。「鄉」通「向」。對著牆壁偽造。比喻憑空捏造。語本漢.許慎〈說文解字敘〉。 |
典 源 | 漢.許慎〈說文解字敘〉(據《說文解字》卷一五上引)
壁中書者,魯恭王壞孔子宅而得《禮記》、《尚書》、《春秋》、《論語》、《孝經》;又北平侯張蒼獻《春秋左氏傳》,郡國亦往往於山川得鼎彝,其銘即前代之古文,皆自相似。雖叵復見遠流,其詳可得略說也。而世人大共非訾1>,以為好奇者也,故詭更2>正文,鄉壁3>虛造不可知之書,變亂常行,以燿4>於世。
〔注解〕
- 非訾:非議詆毀。訾,音ㄗˇ,詆毀。
- 詭更:變更。詭,通「恑」,改變。
- 鄉壁:對著牆壁。鄉,或作「向」,皆通「嚮」,面對。
- 燿:音ㄧㄠˋ,同「耀」,炫耀。
|
典故說明 | 「向壁虛造」原作「鄉壁虛造」。這個成語的典源出自於漢.許慎〈說文解字敘〉。秦始皇焚書,許多重要的書籍因此失傳。漢景帝子魯恭王在孔子舊宅壁中發現許多古文經,包括《禮記》、《尚書》、《春秋》、《論語》、《孝經》等,但因為與通行的今文差異很大,許多人不相信那是真本;所以漢.許慎〈說文解字敘〉說:「世人大共非訾,以為好奇者也,故詭更正文,鄉壁虛造不可知之書,變亂常行,以燿於世。」意思是說:當時的人對這批書大加非毀,認為是好奇的人故意改變字體,對著孔壁,憑空假造出來的,藉以炫耀於世。後來「向壁虛造」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憑空捏造。 |
用法說明 | 語義說明比喻憑空捏造。
使用類別用在「不實捏造」的表述上。
例句
- 書中所言種種,是否向壁虛造,我們應該切實考證。
- 記載歷史,一定要基於史實,不可捕風捉影,向壁虛造。
- 文學創作若一味向壁虛造,必然會空洞乏味,不切實際。
- 他提出的理論並非向壁虛造,而是從親自實踐中所獲得的經驗。
- 他曾經在美國住過十年,所以小說中對當地風土的描述十分真切,絕非向壁虛造。
|
辨 識 | 近義成語捕風捉影、無中生有 |
參考詞語 | - 嚮壁虛造
ㄒㄧㄤˋ ㄅㄧˋ ㄒㄩ ㄗㄠˋ
xiàng bì xū zào
即「向壁虛造」。見「向壁虛造」條。
- 清.譚嗣同〈致劉淞芙書〉:「彼國作者必考證今古,然後下筆,非若今之嚮壁虛造,苟然而已也。」
- 清.況周頤《蕙風詞話.卷五.楊用修杜撰李後主詞》:「即詞境詞格亦與之俱高。雖重光復起,宜無間然。或猶譏其嚮壁虛造,寧非固歟。」
- 鄉壁虛造
ㄒㄧㄤˋ ㄅㄧˋ ㄒㄩ ㄗㄠˋ
xiàng bì xū zào
即「向壁虛造」。見「向壁虛造」條。
- 漢.許慎〈說文解字敘〉:「而世人大共非訾,以為好奇者也,故詭更正文,鄉壁虛造不可知之書,變亂常行,以燿於世。」(源)
- 清.魏源〈書古微序〉:「鄉壁虛造,隨臆師心,不知傳受於何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