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語 | 盡善盡美 |
注 音 | ㄐㄧㄣˋ ㄕㄢˋ ㄐㄧㄣˋ ㄇㄟˇ |
漢語拼音 | jìn shàn jìn měi |
釋 義 | 形式優美,內容完好。語本《論語.八佾》。後用「盡善盡美」形容事物的完善美滿已達極限。
△「十全十美」 |
典 源 | 《論語.八佾》
子謂〈韶〉1>:「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2>:「盡美矣,未盡善也!」
〔注解〕
- 〈韶〉:音ㄕㄠˊ,相傳為古代虞舜時的樂曲名稱,以簫為主樂器,舞者手執長簫,在幽悠清柔的簫音裡,緩緩起舞,故又稱〈簫韶〉。
- 〈武〉:周武王時的舞樂名,傳為周公所作,內容是歌頌武王武功。
|
典故說明 | 「盡善盡美」一語原見於孔子對古代樂曲的評論。據《論語.八佾》記載,孔子認為上古時虞舜時所制定的〈韶〉樂「盡美」又「盡善」,周武王時所制定的〈武〉樂則「盡美」不「盡善」。意思是說:〈韶〉樂的音調極為優美,內容又能感動人心;〈武〉樂雖然音調旋律亦佳,但在意境上卻略遜一籌。孔子會有這樣的看法,其實與他的政治主張有關,虞舜時代的平和較近於孔子所嚮往的仁義之境,周武王雖亦為明主,但畢竟是以武力推翻紂王而取得政權,此則違背了孔子的理念,也間接影響孔子對當代音樂的評價。故孔子說的「盡美」和「盡善」,原來是指音樂的形式優美,內容完善,後來「盡善盡美」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事物的完善美滿已達極限,有時也作「盡美盡善」,如《警世通言.卷一.俞伯牙摔琴謝知音》:「此琴撫到盡美盡善之處,嘯虎聞而不吼,哀猿聽而不啼。」便是描述伯牙之琴藝發揮到極致時,可使老虎、猿猴都靜下來聆聽。 |
書 證 |
- 《大戴禮記.哀公問五義》:「士者雖不能盡道術,必有所由焉;雖不能盡善盡美,必有所處焉。」
- 《樂府詩集.卷一○.郊廟歌辭一○.唐享太廟樂章.景雲舞》:「文明履運,車書同軌。巍巍赫赫,盡善盡美。」
- 《晉書.卷八○.王羲之列傳》:「所以詳察古今,研精篆素,盡善盡美,其惟王逸少(羲之)乎!」
- 唐.吳兢《貞觀政要.卷四.規諫太子》:「覽聖人之遺教,察既往之行事,日知其所不足,月無忘其所能。此則盡善盡美,夏啟、周誦焉足言哉!」
- 唐.韓愈〈與崔群書〉:「比亦有人說足下誠盡善盡美,抑猶有可疑者。」
- 《封神演義》第二七回:「(舜)所作〈韶〉樂,盡善盡美。」
|
用法說明 | 語義說明形容事物的完善美滿已達極限。褒義。
使用類別用在「完美無缺」的表述上。
例句
- 就人類有限的能力而言,他這樣的表現可說是盡善盡美了。
- 今天能看到舞蹈家盡善盡美的表演,真是人生的一大享受啊!
- 王導演是完美主義者,對作品要求一定要盡善盡美,十分嚴格。
- 光憑一人之力不可能做到盡善盡美,所以要集思廣益,團結合作。
- 在他長期努力耕耘下,這部作品果然達到盡善盡美,無可苛求的境地。
- 我不敢說自己的作品已經到達盡善盡美的境界,還望大家多多給予批評指教。
|
辨 識 | 近義成語十全十美、白璧無瑕、無懈可擊反義成語一無可取、一無是處、百孔千瘡、美中不足 |
參考詞語 | - 盡美盡善
ㄐㄧㄣˋ ㄇㄟˇ ㄐㄧㄣˋ ㄕㄢˋ
jìn měi jìn shàn
即「盡善盡美」。見「盡善盡美」條。
- 《史記.卷三一.吳太伯世家》裴駰集解引服虔曰:「至,帝王之道極於〈韶〉也,盡美盡善也。」
- 《警世通言.卷一.俞伯牙摔琴謝知音》:「此琴撫到盡美盡善之處,嘯虎聞而不吼,哀猿聽而不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