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成語典》

:::

首頁〉成語檢索〉正文〉[牽強附會]

牽強附會

列印   加入筆記
字級設定
成  語牽強附會
注  音ㄑㄧㄢ ㄑㄧㄤˇ ㄈㄨˋ ㄏㄨㄟˋ
漢語拼音qiān qiǎng fù huì
釋  義比喻生拉硬扯,勉強湊合。語本宋.鄭樵〈通志總序〉。
穿鑿附會
典故說明「牽強附會」原作「牽合附會」,典故出自〈通志總序〉。《通志》是宋代鄭樵所寫的一部講典章制度的政書,他在該書的序裡提到:自然現象變化多端,人間的福禍也都難以測知,人如何能將某些純屬於自然現象的變異,與人世福禍連繫起來?且必然視為是福禍降生的癥兆呢?然後代史官卻都好將此種自然現象與人事變化結合起來解讀,西漢時候的董仲舒尤其是如此,如《漢書.卷二七.五行志下之下》:「(魯襄公)二十七年『十二月乙亥朔,日有食之』。董仲舒以為禮義將大滅絕之象也。時吳子好勇,使刑人守門,……後閽戕吳子。」對於《左傳.襄公二十七年》「日有食之」這條資料,董仲舒將「日食」這種自然現象,視為是「禮義將大滅絕之象也」,後來更舉出襄公二十九年時,吳子餘祭死於守門者之手來加以證明。像這種情形,鄭樵即認為是「牽合附會」,沒有道理的。後來「牽強附會」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生拉硬扯,勉強湊合的情形。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

生拉硬扯,勉強湊合。

使用類別

用在「強合硬湊」的表述上。

例句

  1. 這明明就是兩件事,你怎麼可以牽強附會地混為一談呢?
  2. 考據、驗證都是必要的工作,為的就是避免牽強附會地推論。
  3. 這樣的內容安排,過於牽強附會,讀者一定會覺得不合邏輯的。
  4. 這種牽強附會的解釋,根本與事實有著很大的出入,很難令人接受。
  5. 你這個理由真的太牽強附會,連我們都說服不了,又如何使別人信服呢?
  6. 稗官野史常雜入不少與史實不符的人物與事件,牽強附會而成,不可完全當真。
辨  識

近義成語

生拉硬拽、生搬硬套穿鑿附會郢書燕說

反義成語

言之有理言之鑿鑿實事求是
︿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