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stry of Education《Dictionary of Chinese Idioms》

:::

Homepage〉Idiom search〉Text〉[隨聲附和]

隨聲附和

Print   Add note
FontSmallMediumLarge
Idiom隨聲附和
Bopomofoㄙㄨㄟˊ ㄕㄥ ㄈㄨˋ ㄏㄜˋ
Pinyinsuí shēng fù hè
Interpretation自己沒有主見,只迎合他人的意見。#語本漢.劉歆〈移讓太常博士〉。
Allusion source#漢.劉歆〈移讓太常博士〉(據《文選.卷四三.書下》引)1>
往者綴學之士,不思廢絕之闕,苟因陋就寡,分文析字,煩言碎辭,學者罷老,且不能究其一藝,信口說而背傳記,是末師而非往古。至於國家將有大事,若立辟雍封禪巡狩之儀,則幽冥而莫知其原。猶欲保殘守缺2>,挾恐見破3>之私意,而亡4>從善服義之公心。或懷疾妒5>,不考情實6>,雷同7>相從,隨聲是非,抑此三學,以《尚書》為不備,謂左氏不傳《春秋》,豈不哀哉!

〔Annotation〕

  1. 典故或見於漢.應劭《風俗通義.卷二.正失》。
  2. 保殘守缺:固守舊有的事物或思想,而不知改進變通。
  3. 見破:看出。
  4. 亡:音ㄨˊ,沒有,同「無」。
  5. 疾妒:同嫉妒。
  6. 情實:真相。
  7. 雷同:雷發聲時,無物不回應。此指表現的行為和別人相同,即附和別人說法。

〔Ref. material〕

漢.應劭《風俗通義.卷二.正失》
世之毀譽,莫能得實,審形者少,隨聲者多,或至以無為有。故曰:「堯、舜不勝其善,桀、紂不勝其惡。」
Allusion description「隨聲附和」的意思就是自己沒有主見,只迎合他人的意見。隨聲,就是跟著別人的聲音。漢代劉歆〈移讓太常博士〉:「或懷疾妒,不考實情,雷同相從,隨聲是非。」這裡的「雷同相從,隨聲是非」就是別人說什麼,跟著他說,不考究真相,可見原本「隨聲」已有「附和」的意思。另外應劭的《風俗通義.卷二.正失》:「審形者少,隨聲者多。」意思也是說考竟實情的人少,隨聲唱和者多。後來「隨聲」之後,加上「附和」就成為「隨聲附和」的成語。出現這句成語的文獻如宋.魏了翁〈直前奏六未喻及邪正二論〉:「人至於忠忱體國,真實任事,則圖惟國事之濟,言慮所終,事惟其是,而豈肯隨聲附和,以僥倖萬一乎!」
Proof of documented content
  1. 宋.魏了翁〈直前奏六未喻及邪正二論〉:「人至於忠忱體國,真實任事,則圖惟國事之濟,言慮所終,事惟其是,而豈肯隨聲附和,以僥倖萬一乎!」
  2. 《封神演義》第一一回:「崇侯虎不過隨聲附和,實非本心;若不分皂白,玉石俱焚,是有功而與無功同也,人心未必肯服。」
  3. 《醒世姻緣傳》第九四回:「一個刑廳做了主張,堂上知府也就隨聲附和,不時批下狀詞,又有周相公用心料理,都應得過上司的心。」
  4. 《三俠五義》第一○○回:「若是沈仲元尤難,自己先擔個從奸助惡之名,而且在奸王面前還要隨聲附和,逢迎獻媚,屈己從人,何以見他的俠義呢?」
  5. 《近十年之怪現狀》第八回:「眾人也有隨聲附和的,說得薇園心中沒了主意,究不知他是甚麼葫蘆賣甚麼藥。」
Instructions

Semantic description

自己沒有主見,只迎合他人的意見。

Usage category

用在「毫無主見」的表述上。

Example

  1. 他遇事總是反覆思考,不輕易隨聲附和
  2. 你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見,用不著隨聲附和
  3. 習慣隨聲附和別人言論,會成為缺乏主見的人。
  4. 隨聲附和上級的意見,正是老王一路升官的訣竅。
  5. 聽到有人隨聲附和自己的意見,他不免自鳴得意起來。
  6. 我們公司向來是經理發言之後,與會者無不隨聲附和
  7. 每個人都該有自己的意見,不宜隨聲附和,做個盲從者。
  8. 這個觀點明明是錯誤的,真不明白為什麼有許多隨聲附和的人?
Identification

Ambiguous idiom

人云亦云吠影吠聲應聲蟲

Antisense idiom

獨排眾議
Ref. words
  1. 同聲附和
    ㄊㄨㄥˊ ㄕㄥ ㄈㄨˋ ㄏㄜˋ
    tóng shēng fù hè
    同聲,一起出聲。「同聲附和」猶「隨聲附和」。見「隨聲附和」條。

    1. 宋.劉克莊〈龍學餘尚書神道碑〉:「戰無必勝之形,守無可恃之勢。同聲附和,隨事輒變。」

  2. 附和隨聲
    ㄈㄨˋ ㄏㄜˋ ㄙㄨㄟˊ ㄕㄥ
    fù hè suí shēng
    即「隨聲附和」。見「隨聲附和」條。

    1. 清.顧復《平生壯觀》卷九:「既知借名之改作,亦附和隨聲,後有慧眼,其謂我何,不可以不辨。」

  3. 隨聲趨和
    ㄙㄨㄟˊ ㄕㄥ ㄑㄩ ㄏㄜˋ
    suí shēng qū hè
    猶「隨聲附和」。見「隨聲附和」條。

    1. 宋.孔煒〈文安謚議〉:「其學務窮本原,不為章句訓詁;其持論雄傑卓立,不苟隨聲趨和。」

  4. 隨聲響和
    ㄙㄨㄟˊ ㄕㄥ ㄒㄧㄤˇ ㄏㄜˋ
    suí shēng xiǎng hè
    猶「隨聲附和」。見「隨聲附和」條。

    1. 宋.呂祖謙《呂東萊文集.卷一.乾道六年輪對劄子二首之二》:「彼隨聲響和,無所礙難者,豈所見真如是之同哉?」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