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成語典》

:::

首頁〉成語檢索〉正文〉[異口同辭]

異口同辭

列印   加入筆記
字級設定 回檢索結果列表
成  語異口同辭(異口同聲)
注  音ˋ ㄎㄡˇ ㄊㄨㄥˊˊ
漢語拼音yì kǒu tóng cí
釋  義義參「異口同聲」。見「異口同聲」條。
典  源此處所列為「異口同聲」之典源,提供參考。
《戰國策.齊策一》
秦假道韓、魏以攻齊,齊威王使章子1>將而應之2>。與秦交和而舍3>,使者數相往來,章子為變其徽章4>,以雜秦軍。候者5>言章子以齊入秦,威王不應。頃6>之間,候者復言章子以齊兵降秦,威王不應。而此者三。有司請曰:「言章子之敗者,異人而同辭。王何不發將而擊之?」王曰:「此不叛寡人明矣,曷為7>擊之!」頃間,言齊兵大勝,秦軍大敗,於是秦王拜西藩之臣而謝於齊。左右曰:「何以知之?」曰:「章子之母啟得罪其父,其父殺之而埋馬棧之下。吾使章子將也,勉之曰:『夫子之強,全兵而還,必更葬將軍之母。』對曰:『臣非不能更葬先妾也。臣之母啟得罪臣之父。臣之父未教而死。夫不得父之教而更葬母,是欺死父也。故不敢。』夫為人子而不欺死父,豈為人臣欺生君哉?」

〔注解〕

  1. 章子:指匡章,又稱匡子、田章。戰國時齊國名將。
  2. 將而應之:率領軍隊迎戰。將,率領。
  3. 交和而舍:兩軍相對,駐軍紮營。
  4. 徽章:佩戴在身上用以識別的標誌。
  5. 候者:軍中偵察敵情的人。
  6. 頃:不久。
  7. 曷為:何故、為什麼。為,音ㄨㄟˋ
典故說明此處所列為「異口同聲」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異口同聲」典源作「異人同辭」。《戰國策》為古代史學名著,原作者不詳,由漢朝劉向編訂而成,是記錄東周後期諸國爭戰,縱橫家為君王所擬定的政治主張和外交策略之史書。《戰國策.齊策一》記載了秦軍借道韓、魏兩國去攻打齊國,齊威王因此派章子率兵應戰。當齊軍與秦軍紮營,互相對峙時,使者往來頻繁,於是章子便派部分軍士把徽章換成秦軍的樣子混入秦軍。此時齊國的探子回報説章子帶領齊軍入秦,齊威王聽了之後並沒有什麼反應。接著又有探子回報說章子率齊軍向秦軍投降,齊威王一樣也沒有什麼回應,這樣的狀況發生了好幾次,朝臣就問齊威王說:「不同的探子都一致地説章子敗降了,國君為何不派其他將領發兵擊殺他呢?」齊威王因為堅信章子的忠誠,所以回答説:「章子絕不會背叛我的,為何要派兵擊殺他呢!」過沒多久,就傳來齊軍大獲全勝的捷報。後來「異口同聲」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眾人的說法或看法相同。「異口同聲」較早的書證如《抱朴子.內篇.道意》:「本無至心而諫,怖者異口同聲,於是疑惑,竟於莫敢。」
書  證
  1. 晉.葛洪《神仙傳.卷六.王真》:「魏武帝聞之,呼與相見,見似年可三十許,意嫌其虛詐,定校其鄉里,皆異口同辭,多有少小見真者,乃信其有道,甚敬重之。」
  2. 唐.李翶〈答侯高第二書〉:「苟異口同辭,皆如足下所說,是僕於天下眾多之人而未有一知己也。」
  3. 宋.司馬光〈辭樞密副使第六劄子〉:「未嘗有四海之內卿士大夫、農商工賈,異口同辭,咸以為非,獨信二三人之偏見,而能成功致志者也。」
參考詞語異口同聲
ˋ ㄎㄡˇ ㄊㄨㄥˊ ㄕㄥ
yì kǒu tóng shēng
︿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