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語 | 異口同聲 |
注 音 | ㄧˋ ㄎㄡˇ ㄊㄨㄥˊ ㄕㄥ |
漢語拼音 | yì kǒu tóng shēng |
釋 義 | 不同人的嘴裡說出同樣的話。形容眾人的說法或看法相同。語本《戰國策.齊策一》。 |
典 源 | 《戰國策.齊策一》
秦假道韓、魏以攻齊,齊威王使章子1>將而應之2>。與秦交和而舍3>,使者數相往來,章子為變其徽章4>,以雜秦軍。候者5>言章子以齊入秦,威王不應。頃6>之間,候者復言章子以齊兵降秦,威王不應。而此者三。有司請曰:「言章子之敗者,異人而同辭。王何不發將而擊之?」王曰:「此不叛寡人明矣,曷為7>擊之!」頃間,言齊兵大勝,秦軍大敗,於是秦王拜西藩之臣而謝於齊。左右曰:「何以知之?」曰:「章子之母啟得罪其父,其父殺之而埋馬棧之下。吾使章子將也,勉之曰:『夫子之強,全兵而還,必更葬將軍之母。』對曰:『臣非不能更葬先妾也。臣之母啟得罪臣之父。臣之父未教而死。夫不得父之教而更葬母,是欺死父也。故不敢。』夫為人子而不欺死父,豈為人臣欺生君哉?」
〔注解〕
- 章子:指匡章,又稱匡子、田章。戰國時齊國名將。
- 將而應之:率領軍隊迎戰。將,率領。
- 交和而舍:兩軍相對,駐軍紮營。
- 徽章:佩戴在身上用以識別的標誌。
- 候者:軍中偵察敵情的人。
- 頃:不久。
- 曷為:何故、為什麼。為,音ㄨㄟˋ。
|
典故說明 | 「異口同聲」典源作「異人同辭」。《戰國策》為古代史學名著,原作者不詳,由漢朝劉向編訂而成,是記錄東周後期諸國爭戰,縱橫家為君王所擬定的政治主張和外交策略之史書。《戰國策.齊策一》記載了秦軍借道韓、魏兩國去攻打齊國,齊威王因此派章子率兵應戰。當齊軍與秦軍紮營,互相對峙時,使者往來頻繁,於是章子便派部分軍士把徽章換成秦軍的樣子混入秦軍。此時齊國的探子回報説章子帶領齊軍入秦,齊威王聽了之後並沒有什麼反應。接著又有探子回報說章子率齊軍向秦軍投降,齊威王一樣也沒有什麼回應,這樣的狀況發生了好幾次,朝臣就問齊威王說:「不同的探子都一致地説章子敗降了,國君為何不派其他將領發兵擊殺他呢?」齊威王因為堅信章子的忠誠,所以回答説:「章子絕不會背叛我的,為何要派兵擊殺他呢!」過沒多久,就傳來齊軍大獲全勝的捷報。後來「異口同聲」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眾人的說法或看法相同。「異口同聲」較早的書證如《抱朴子.內篇.道意》:「本無至心而諫,怖者異口同聲,於是疑惑,竟於莫敢。」 |
書 證 |
- 《抱朴子.內篇.道意》:「左右小人,並云不可,阻之者眾,本無至心而諫,怖者異口同聲,於是疑惑,竟於莫敢,令人扼腕發憤者也。」
- 《初刻拍案驚奇》卷二○:「眾人異口同聲,讚嘆劉公盛德。」
- 《醒世恆言.卷二○.張廷秀逃生救父》:「侯爺見異口同聲,認以為實,連忙起籤,差原捕楊洪等,押著兩名強盜作眼,同去擒拿張權起贓連解。」
- 《世宗憲皇帝上諭內閣.卷七○.雍正六年六月》:「大凡内外諸臣之陳奏者,若其事果實,雖一人之言,朕亦信之;若其事不實,雖數百人異口同聲,朕必能察其情偽也。」
- 清.張玉書〈蠲免儀真縣坍江田糧碑記〉:「閱數年,而大江南北百城頌徳,異口同聲,咸紀述公績,以志不朽。」
|
用法說明 | 語義說明形容眾人的說法或看法相同。
例句
- 試吃過後,大家異口同聲認定這款產品的口味最特別。
- 今年公司獲利大增,員工們異口同聲地希望可以加薪。
- 校長的退休餐會上,教職員們異口同聲,稱讚他是位好校長。
- 病蟲害常造成農作物歉收,農民異口同聲地希望政府能幫忙解決。
- 面對那個國家無故發動戰爭,各國領袖紛紛異口同聲地加以譴責。
|
參考詞語 | - 一口同聲
ㄧ ㄎㄡˇ ㄊㄨㄥˊ ㄕㄥ (變) ㄧˋ ㄎㄡˇ ㄊㄨㄥˊ ㄕㄥ
yī kǒu tóng shēng (變) yì kǒu tóng shēng
猶「異口同聲」。見「異口同聲」條。
- 《老殘遊記》第六回:「因天時尚早,復到街上訪問本府政績,竟是一口同聲說好。」
- 《繪芳錄》第四四回:「急得王氏沒主意,四處遍求名醫,皆是一口同聲的說,王氏又去求籤問卜,說的都不甚好。」
- 一口同音
ㄧ ㄎㄡˇ ㄊㄨㄥˊ ㄧㄣ (變) ㄧˋ ㄎㄡˇ ㄊㄨㄥˊ ㄧㄣ
yī kǒu tóng yīn (變) yì kǒu tóng yīn
猶「異口同聲」。見「異口同聲」條。
- 《兒女英雄傳》第二一回:「所以聽得周三說了一句,大家就一口同音,說以義氣為重。」
- 《綠野仙蹤》第七一回:「眾婦人回來,一口同音,說錢元的女兒是世間沒有的人物。」
- 異人同辭
ㄧˋ ㄖㄣˊ ㄊㄨㄥˊ ㄘˊ
yì rén tóng cí
猶「異口同聲」。見「異口同聲」條。
- 《戰國策.齊策一》:「有司請曰:『言章子之敗者,異人而同辭。王何不發將而擊之?』」(源)
- 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六五.金丹訣.太清金液神丹陰君歌》:「弟子昔聞得道真人傳説,所言往往稱歎,教其寶練,乃異人同辭,豈可令清真之音,墜而不書乎?」
- 異口一言
ㄧˋ ㄎㄡˇ ㄧ ㄧㄢˊ
yì kǒu yī yán
猶「異口同聲」。見「異口同聲」條。
- 《魏書.卷七四.列傳.尒朱榮》:「今海內草草,異口一言,皆云大行皇帝鴆毒致禍。」
- 異口同喙
ㄧˋ ㄎㄡˇ ㄊㄨㄥˊ ㄏㄨㄟˋ
yì kǒu tóng huì
喙,嘴。「異口同喙」猶「異口同聲」。見「異口同聲」條。
- 清.錢謙益〈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贈右都御史加贈太子太保諡忠烈楊公墓志銘〉:「讒夫懦臣,異口同喙。」
- 異口同詞
ㄧˋ ㄎㄡˇ ㄊㄨㄥˊ ㄘˊ
yì kǒu tóng cí
猶「異口同聲」。見「異口同聲」條。
- 唐.陳谿〈彭州新置唐昌縣建德草市歇馬亭并天王院等記〉:「偶因薄遊,獲睹盛制,輿人頌美,異口同詞。」
- 異口同辭
ㄧˋ ㄎㄡˇ ㄊㄨㄥˊ ㄘˊ
yì kǒu tóng cí
猶「異口同聲」。見「異口同聲」條。
- 晉.葛洪《神仙傳.卷六.王真》:「魏武帝聞之,呼與相見,見似年可三十許,意嫌其虛詐,定校其鄉里,皆異口同辭,多有少小見真者,乃信其有道,甚敬重之。」
- 唐.李翶〈答侯高第二書〉:「苟異口同辭,皆如足下所說,是僕於天下眾多之人而未有一知己也。」
- 宋.司馬光〈辭樞密副使第六劄子〉:「未嘗有四海之內卿士大夫、農商工賈,異口同辭,咸以為非,獨信二三人之偏見,而能成功致志者也。」
- 異口同音
ㄧˋ ㄎㄡˇ ㄊㄨㄥˊ ㄧㄣ
yì kǒu tóng yīn
猶「異口同聲」。見「異口同聲」條。
- 《宋書.卷五三.列傳.庾登之》:「今之事跡,異口同音,便是彰著。」
- 《法苑珠林.卷一三.千佛篇.七佛部.出時》:「他人聞已,展轉相教,乃至三千人異口同音,一心敬禮。」
- 唐.白居易〈論制科人狀〉:「喧喧道路,異口同音。」
- 異喙同辭
ㄧˋ ㄏㄨㄟˋ ㄊㄨㄥˊ ㄘˊ
yì huì tóng cí
喙,嘴。「異喙同辭」猶「異口同聲」。見「異口同聲」條。
- 民國.梁啟超〈論變法後安置守舊大臣之法〉:「蓋全國千萬數之守舊黨人,不謀而同心,異喙而同辭,他事不顧,而惟阻撓新法之知。」
- 異聲同辭
ㄧˋ ㄕㄥ ㄊㄨㄥˊ ㄘˊ
yì shēng tóng cí
猶「異口同聲」。見「異口同聲」條。
- 唐.李逢吉〈文武大聖廣孝皇帝冊文〉:「文武臣庶,緇黃幼艾,殊形一心,異聲同辭。」
- 異舌同辭
ㄧˋ ㄕㄜˊ ㄊㄨㄥˊ ㄘˊ
yì shé tóng cí
猶「異口同聲」。見「異口同聲」條。
- 宋.贊寧《宋高僧傳.卷二七.唐五臺山佛光寺法興傳》:「臺山海眾異舌同辭,請充山門都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