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語 | 八拜之交 |
注 音 | ㄅㄚ ㄅㄞˋ ㄓ ㄐㄧㄠ |
漢語拼音 | bā bài zhī jiāo |
釋 義 | 八拜,行禮八次,古時對父執輩所行的禮節。「八拜之交」指結拜為異姓兄弟姊妹的朋友。※語或出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 |
典 源 |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
小生姓張,名珙,字君瑞,本貫西洛人也。先人拜禮部尚書,不幸五旬之上,因病身亡。後一年喪母。小生書劍飄零,功名未遂,遊於四方。即今貞元十七年二月上旬,唐德宗即位,欲往上朝取應。路經河中府,過蒲關1>上,有一故人2>,姓杜名確,字君實,與小生同郡同學,當初為八拜之交。後棄文就武,遂得武舉狀元,官拜征西大元帥,統領十萬大軍,鎮守著蒲關。小生就望哥哥一遭,卻往京師求進。
〔注解〕
- 蒲關:地名。位於山西省永濟縣西,黃河東岸。為蒲津關的簡稱。蒲,音ㄆㄨˊ。
- 故人:老友。
|
典故說明 | 元代王實甫《西廂記》,是根據唐代元稹〈鶯鶯傳〉(一名〈會真記〉)改寫鋪陳而成的雜劇,內容是寫張君瑞與崔鶯鶯的戀愛故事,和《鶯鶯傳》不同的是,結局是完滿團圓。典源這裡節錄的是,張君瑞第一次出場向觀眾所作的自我介紹。敘述他在赴京趕考途中,路經河中府蒲關,是老友杜確所鎮守的地方,在當年還是同郡同學時,兩人曾結拜為異姓兄弟的好朋友。古時候因為對父執輩須行八拜禮,所以朋友若相交親密如同手足,經過約定,互視對方父執如同自己的親人,即可稱為「八拜之交」。後來「八拜之交」可能就是出自此處,被用來指結拜為異姓兄弟姊妹的朋友。 |
書 證 |
- 元.馬致遠《陳摶高臥》第四折:「自家鄭恩,官封汝南王之職,便是某幼年間與今上聖人為八拜之交,患難相同,鎗刀不避。」
-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有一故人,姓杜名確,字君實,與小生同郡同學,當初為八拜之交。」(源)
- 元.康進之《李逵負荊》第三折:「哥也你只說在先時有八拜之交,元來是花木瓜兒外看好。」
- 明.湯顯祖《紫釵記》第三一齣:「俺二人以八拜之交,同三軍之事,西事匆匆,未遑高宴。」
- 《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會出師表》:「老夫姓賈名石,當初沈青霞編管此地,就在舍下作寓。老夫與他八拜之交,最相契厚。」
- 《東周列國志》第八七回:「某與兄有八拜之交,誓同富貴,此行倘有進身之階,必當舉薦吾兄,同立功業。」
|
用法說明 | 語義說明指結拜為異姓兄弟姊妹的朋友。
使用類別用在「結拜之交」的表述上。
例句
- 老王是我八拜之交的兄弟,他的事我不能不管。
- 我們兩家父執輩是八拜之交,所以兩家淵源極深。
- 我們既有八拜之交的情義,你有困難,我怎能袖手旁觀?
- 幫助我的不是別人,正是我八拜之交,情同手足的王大哥!
- 世態炎涼,縱然是八拜之交的兄弟,也難保不會翻臉不認人。
- 劉、關、張三人在桃園八拜之交的故事,幾成後代義結金蘭的藍本。
- 皇天為證,今天我們兩人意氣相投,決定結為八拜之交,日後兄弟相稱。
|
辨 識 | 近義成語金蘭之契、桃園結義、義結金蘭 |
參考詞語 | - 八拜定交
ㄅㄚ ㄅㄞˋ ㄉㄧㄥˋ ㄐㄧㄠ
bā bài dìng jiāo
猶「八拜之交」。見「八拜之交」條。
- 清.黃宗羲〈子劉子行狀上〉:「御史吳阿衡則監世龍軍者也,受命之日,與世龍八拜定交,通國之人駭之。」
- 八拜至交
ㄅㄚ ㄅㄞˋ ㄓˋ ㄐㄧㄠ
bā bài zhì jiāo
即「八拜之交」。見「八拜之交」條。
- 元.無名氏《氣英布》第一折:「臣與英布同鄉,又是少年八拜至交的兄弟,願得二十人隨臣,往使九江,必能使英布舉兵歸漢。」
- 《初刻拍案驚奇》卷二○:「臨終時憐我母子無依,說有洛陽劉伯父,是幼年八拜至交,特命亡後,齎了手書,自任所前來拜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