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成語典》

:::

首頁〉成語檢索〉正文〉[莫衷一是]

莫衷一是

列印   加入筆記
字級設定
成  語莫衷一是
注  音ㄇㄛˋ ㄓㄨㄥ ˋ (變) ㄇㄛˋ ㄓㄨㄥ ˊ ˋ
漢語拼音mò zhōng yī shì (變) mò zhōng yí shì
釋  義形容眾說紛紜,無法得到一致的結論。語或出清.黃協塤《鋤經書舍零墨.卷三.落英》。
衷諸壹是
典  源清.黃協塤《鋤經書舍零墨.卷三.落英》
〈離騷〉1>:「夕餐秋菊之落英。」註者聚訟2>,莫衷一是。

〔注解〕

  1. 〈離騷〉:為《楚辭》的一篇,戰國時屈原所作。屈原仕楚懷王,因讒言被流放,憂愁而作〈離騷〉,以表明愛國心志。全文詞采雅麗,對後代文學有深遠的影響。
  2. 聚訟:眾人爭論。
典故說明「莫衷一是」就是在許多看法中,無法肯定何者為是。在黃協塤論〈離騷〉中「落英」一詞的解釋中用了此語。戰國時愛國文人屈原有一篇流傳甚廣的作品〈離騷〉,對後世的影響極深,有許多人研究,並替它作注解。清代人黃協塤在《鋤經書舍零墨》一書中,指出〈離騷〉裡「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落英」二字,每個人的注解都不同,眾說紛紜,沒有一致的看法。他自己因此做了些考證,認為「落英」二字並非是一般人認定的「落葉」,「落」是剝落之意,而「英」則是指花。在廣東有人取乾菊花入菜,可以增加菜餚的美味,「夕餐秋菊之落英」一句即是指剝落秋菊的花加入晚餐烹調。黃協塤用「莫衷一是」表述歷代各家對「落英」二字注解的歧異,「莫衷一是」一語就是,用來形容眾說紛紜,無法得到一致的結論。
書  證
  1. 清.黃協塤《鋤經書舍零墨.卷三.落英》:「〈離騷〉:『夕餐秋菊之落英。』註者聚訟,莫衷一是。」(源)
  2. 《痛史》第三回:「諸將或言固守待援,或言決一死戰,或言到臨安求救。議論紛紛,莫衷一是。」
  3. 《清史稿.卷一○七.選舉志二》:「邇者詔書數下,開特科,改武科制度,立大、小學堂。惟風氣尚未大開,論說莫衷一是。」
  4. 《清史稿.卷一四九.交通志一》:「鐵路之議,歷有年所,毀譽紛紜,莫衷一是。」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

形容眾說紛紜,無法得到一致的結論。

使用類別

用在「意見紛雜」的表述上。

例句

  1. 同學對畢業旅行的方式議論紛紜,莫衷一是
  2. 如何突破公司目前的困境,大家意見雜陳,莫衷一是
  3. 已經開了兩個多小時的會議,雙方代表還是莫衷一是,沒有定論。
  4. 由於勞資雙方對於薪資多寡始終莫衷一是,導致這次和談不了了之。
  5. 對於這起交通事故發生當時的情形,目擊者人各異詞,莫衷一是,使得獲報前來的員警無從下手。
辨  識

近義成語

眾說紛紜

反義成語

異口同聲眾口一詞

形音辨誤

衷,音ㄓㄨㄥ。心中的想法。不可寫作「中」。

︿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