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識之無
詞 語 | 不識之無 |
---|---|
注 音 | |
漢語拼音 | bù shì zhī wú |
釋 義 | 之無,唐代白居易出生六七個月時,即能辨別「之」、「無」二字。見《舊唐書.卷一六六.白居易傳》。故後世用以比喻極淺顯易懂的字。不識之無比喻不識字或毫無學問。清.黃景仁〈除夕述懷〉詩:「有兒名一生,廢學增痴憨;曾不識之無,但索梨與柑。」 |
附 錄 | 修訂本參考資料 |
詞 語 | 不識之無 |
---|---|
注 音 | |
漢語拼音 | bù shì zhī wú |
釋 義 | 之無,唐代白居易出生六七個月時,即能辨別「之」、「無」二字。見《舊唐書.卷一六六.白居易傳》。故後世用以比喻極淺顯易懂的字。不識之無比喻不識字或毫無學問。清.黃景仁〈除夕述懷〉詩:「有兒名一生,廢學增痴憨;曾不識之無,但索梨與柑。」 |
附 錄 | 修訂本參考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