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成語典》

:::

首頁〉成語檢索〉正文〉[捲土重來]

捲土重來

列印   加入筆記
字級設定
成  語捲土重來
注  音ㄐㄩㄢˇ ㄊㄨˇ ㄔㄨㄥˊ ㄌㄞˊ
漢語拼音juǎn tǔ chóng lái
釋  義「捲」,典源作「卷」。「卷」同「捲」。捲土,人馬奔跑時掀翻塵土。「捲土重來」比喻兵敗後,重組兵力,再次來過。語出唐.杜牧〈題烏江亭〉詩。後用「捲土重來」泛喻失敗後,重新整頓,再次來過。 亦用於比喻恢復舊有的局面、局勢。
東山再起」。
典  源唐.杜牧〈題烏江亭〉詩(據《全唐詩.卷五二三.杜牧》引)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1>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注解〕

  1. 江東子弟:指楚漢時,項羽渡江西攻劉邦時所率領的江東八千子弟。
典故說明「捲土重來」原作「卷土重來」。杜牧為晚唐詩人。晚唐社會黑暗、政治腐敗、藩鎮割據、宦官專權,面對這樣的環境,杜牧作了不少感時傷事或藉古諷今的詩。這首〈題烏江亭〉詩,為杜牧過烏江亭時所作。烏江亭據傳為當年項羽自刎的地方。楚漢相爭,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與劉邦爭天下,戰無不利。可是垓下一戰,楚軍瓦解,項羽突圍至烏江岸邊,本可渡江,但他自認愧對江東父老而羞憤自殺。後人多讚賞項羽的氣節,但杜牧卻不以為然。本詩首句即開門見山地點出,勝敗乃兵家常事,能忍辱負重的才是「男兒」,所以,項羽這樣一遭遇失敗便以死作為了斷,根本是一種怯懦的行為。其實他所率領的一批江東子弟,其中不乏才俊,若是能重振旗鼓,誰勝誰敗都還說不定呢!可惜的是項羽偏偏選擇了以死逃避,斷送了一切的可能。後來「捲土重來」這個成語,就從「卷土重來未可知」這一詩句摘錄而成,用來比喻事情失敗後,重新整頓,再次來過。亦用於比喻恢復舊有的局面、局勢。出現「捲土重來」的書證如《明史.卷二七九.吳貞毓列傳》:「章下廷議,李定國等言:『行人議是。但前途尚寬,暫移蹕,捲土重來,再圖恢復,未晚也。』乃扈王入緬甸。」
書  證
  1. 明.瞿式耜〈先剔遺奸疏〉:「今主司房考業經處分,而監試何獨漏網?且夤緣部覆,冀他日冒濫京堂,捲土重來,豈一手能障天下之公議乎?」
  2. 《明史.卷二七九.吳貞毓列傳》:「章下廷議,李定國等言:『行人議是。但前途尚寬,暫移蹕,捲土重來,再圖恢復,未晚也。』乃扈王入緬甸。」
  3. 《明史.卷三二○.外國列傳一.朝鮮》:「欲歸報關白捲土重來,則風不利,正苦冬寒。故款亦去,不款亦去。」
  4. 明.王世貞《鳴鳳記》第三齣:「國家重地淪亡久,捲土重來在此行。」
  5. 《醒世姻緣傳》第一○回:「只算計要趕盡殺絕,以致兵家勝敗全難料,捲土重來未可知。」
  6. 清.黃宗羲〈翰林院庶吉士子一魏先生墓志銘〉:「逆奄伏誅,忠死之家,哀榮已備。而導之興獄者阮大鋮、傅櫆,方改頭換面,捲土重來。」
用法說明一、

語義說明

比喻兵敗後,重組兵力,再次來過。

使用類別

用在「重新出征」的表述上。

例句

  1. 我軍戰敗後毫不氣餒,立刻重整旗鼓,捲土重來
  2. 敵人很快就會重整軍馬,捲土重來,我們應該嚴陣以待,予以迎頭痛擊。

二、

語義說明

比喻失敗後,重新整頓,再次來過。

使用類別

用在「重新出發」的表述上。

例句

  1. 對方並非弱者,有機會一定會捲土重來的。
  2. 光有捲土重來的決心,卻不付諸行動,也是枉然。
  3. 我們不能就這樣服輸,捲土重來還有轉敗為勝的機會。
  4. 既然決定要捲土重來,我們就得戒急用忍,等待最好時機。
  5. 今年的球賽雖然失利,明年我隊勢必捲土重來,再創佳績。
  6. 失敗一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連捲土重來的勇氣都沒有了。
  7. 雖然歷經失敗,但他每次都能重新振作,捲土重來,最後終於成功了。
  8. 留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只要我們還活著,就有希望可以捲土重來
  9. 我不會輸給這座山的,只是不小心跌跤而已,待我休息一下,就可捲土重來,攻上山頂。

三、

語義說明

比喻恢復舊有的局面、情勢。

使用類別

用在「重新恢復」的表述上。

例句

  1. 今年登革熱捲土重來,疫情比過去都嚴重。
  2. 已經多年絕跡的傷寒,竟然死灰復燃,捲土重來

辨  識

近義成語

重整旗鼓東山再起死灰復燃

反義成語

偃旗息鼓一蹶不振銷聲匿跡
參考詞語
  1. 卷土重來
    ㄐㄩㄢˇ ㄊㄨˇ ㄔㄨㄥˊ ㄌㄞˊ
    juǎn tǔ chóng lái
    即「捲土重來」。見「捲土重來」條。

    1. 唐.杜牧〈題烏江亭〉詩:「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源)

︿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