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成語典》

:::

首頁〉成語檢索〉正文〉[息事甯人]

息事甯人

列印   加入筆記
字級設定
成  語息事甯人(息事寧人)
注  音ㄒㄧˊ ˋ ㄋㄧㄥˊ ㄖㄣˊ
漢語拼音xí shì níng rén
釋  義義參「息事寧人」。見「息事寧人」條。
典故說明此處所列為「息事寧人」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漢章帝(西元56∼88),名烜,明帝第五子,素好儒術,建初四年(西元79)召諸儒在白虎觀講論五經異同,令班固等據以作成《白虎通義》;又詔曹褒定漢禮一百五十篇。政事按光武、明帝遺規,安定社會,發展生產。史家將他與明帝媲美,兩朝合稱「明章之治」。章帝為人寬厚,一改明帝苛察,禁用鉆鑿之類的酷刑。章帝曾下詔,命令所有的官員,如果人民不是犯了死罪,就不需要查驗其罪,如果是官吏之間互相告發,一律不得受理,為政以不得生事擾民為重點。後來「息事寧人」演變為成語,用來指平息紛爭,以使彼此相安。
︿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