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成語典》

:::

首頁〉成語檢索〉正文〉[相遇如賓]

相遇如賓

列印   加入筆記
字級設定
成  語相遇如賓(相敬如賓)
注  音ㄒㄧㄤ ˋ ㄖㄨˊ ㄅㄧㄣ
漢語拼音xiāng yù rú bīn
釋  義義參「相敬如賓」。見「相敬如賓」條。
典故說明此處所列為「相敬如賓」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相敬如賓」原作「相待如賓」。《左傳.僖公三十三年》載,春秋時代,晉文公派大夫臼季出使他國。途中經過冀地時,看到冀缺在田裡除草,而他的妻子送飯給他吃時,兩人彼此恭敬,就好像在對待賓客一樣。回到晉國後,臼季就告訴晉文公這件事,並說:「恭敬是德性的集中表現,能夠做到恭敬,就必定有德行;有德行的人,才能用以治理人民。」極力推薦冀缺,希望晉文公重用。但是晉文公認為冀缺的父親有罪,是不能任用的。臼季說:「父親的過失,是不應該再牽連子女的。像古時候舜因為懲罰有罪,流放了鯀,但卻舉拔賢人而重用了禹;管仲是桓公的敵人,但桓公以他為相而成就了霸業。君王在任用賢人時,只要取用其長處就可以了。」因此,晉文公放棄了成見,任命冀缺為下軍大夫。後來「相敬如賓」這句成語,就從原文中的「相待如賓」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夫妻間相處融洽,互相敬愛。
︿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