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如賓
成 語 | 相遇如賓(相敬如賓) |
---|---|
注 音 | |
漢語拼音 | xiāng yù rú bīn |
釋 義 | 義參「相敬如賓」。見「相敬如賓」條。 |
典 源 | 此處所列為「相敬如賓」之典源,提供參考。 #《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初,臼季1>使,過冀,見冀缺耨2>,其妻饁3>之,敬,相待如賓。 〔注解〕
〔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國語.晉語五》 |
典故說明 | 此處所列為「相敬如賓」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相敬如賓」原作「相待如賓」。《左傳.僖公三十三年》載,春秋時代,晉文公派大夫臼季出使他國。途中經過冀地時,看到冀缺在田裡除草,而他的妻子送飯給他吃時,兩人彼此恭敬,就好像在對待賓客一樣。回到晉國後,臼季就告訴晉文公這件事,並說:「恭敬是德性的集中表現,能夠做到恭敬,就必定有德行;有德行的人,才能用以治理人民。」極力推薦冀缺,希望晉文公重用。但是晉文公認為冀缺的父親有罪,是不能任用的。臼季說:「父親的過失,是不應該再牽連子女的。像古時候舜因為懲罰有罪,流放了鯀,但卻舉拔賢人而重用了禹;管仲是桓公的敵人,但桓公以他為相而成就了霸業。君王在任用賢人時,只要取用其長處就可以了。」因此,晉文公放棄了成見,任命冀缺為下軍大夫。後來「相敬如賓」這句成語,就從原文中的「相待如賓」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夫妻間相處融洽,互相敬愛。 |
書 證 |
|
參考詞語 | 相敬如賓 xiāng jìng rú bī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