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成語典》

:::

首頁〉成語檢索〉正文〉[折衝俎豆]

折衝俎豆

列印   加入筆記
字級設定
成  語折衝俎豆(折衝尊俎)
注  音ㄓㄜˊ ㄔㄨㄥ ㄗㄨˇ ㄉㄡˋ
漢語拼音zhé chōng zǔ dòu
釋  義義參「折衝尊俎」。見「折衝尊俎」條。
典故說明此處所列為「折衝尊俎」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晏子春秋.內篇.雜上》中有一則關於晏子在酒宴上運用智慧制敵取勝的事:晉平公想要攻打齊國,先派遣范昭到齊國去觀察其政局。齊景公設宴款待范昭,席間范昭要求用齊景公使用過的酒具斟酒。飲酒過後,晏子請人更換酒具。接著,范昭假裝酒醉,要求樂官為他演奏成周的樂曲,但被樂官拒絕。晏子撤換酒具的舉動,在暗示范昭的無禮行為,而樂官的拒絕,則是因為只有君主才能演奏成周的樂曲,但范昭只是一位臣子,根本就不可以使用天子的樂曲。范昭想要試探齊國君臣的反應,以及冒犯他們的禮儀,但都被晏子和樂官給識破了,所以范昭回國向晉平公說明過程,並告訴他不可以攻打齊國。後來孔子聽到了這件事,就說:「晏子在宴席之間,運用了智慧就制退敵人於千里之外,真是高明!而樂官也參與協助了這件事情。」後來「折衝尊俎」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在酒宴談判間,不以武力制敵取勝。在《戰國策.齊策五》中蘇秦遊說齊閔王時,也提到攻戰的主要方法並不是用兵,千丈高的城池,可以在宴席之間攻拔;百尺的陷陣戰車,也可以在臥席之上摧毀。意思和《晏子春秋》是一樣的,都在說明不需動用一兵一卒,在杯酒之間,就可以挫退敵人。
︿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