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成語典》

:::

首頁〉成語檢索〉正文〉[舉軍盡沒]

舉軍盡沒

列印   加入筆記
字級設定
成  語舉軍盡沒(全軍覆沒)
注  音ㄐㄩˇ ㄐㄩㄣ ㄐㄧㄣˋ ㄇㄛˋ
漢語拼音jǔ jūn jìn mò
釋  義義參「全軍覆沒」。見「全軍覆沒」條。
典故說明此處所列為「全軍覆沒」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全軍覆沒」原作「舉軍盡沒」。蠕蠕,即柔然,為古代少數民族之一。初屬拓拔部,為東胡族的苗裔。北魏時,游牧於今鄂爾渾河和土拉河流域,建立政權。北魏世祖拓拔燾在位年間,屢次想北伐滅之。但是當世祖提出此議,朝中大臣幾乎全部反對,認為將會誘引南方劉宋乘隙來伐,恐怕得不償失。但崔浩卻表贊成,他說:「當初劉裕乘後秦內亂率大軍北伐,攻下關洛,並留次子劉義真與大批的精兵鎮守長安,但後來仍被夏主赫連勃勃攻破,軍隊全被消滅,創傷至今尚且未平復,怎麼敢來攻打我們呢?此時正是北伐的良機,可獲一勞永逸的長久之利。」於是世祖大悅,決意北伐。「全軍覆沒」這句成語,就從這裡的「舉軍盡沒」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完全喪失或澈底失敗。
︿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