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成語典》

:::

首頁〉成語檢索〉正文〉[守道安貧]

守道安貧

列印   加入筆記
字級設定
成  語守道安貧(安貧樂道)
注  音ㄕㄡˇ ㄉㄠˋ ㄆㄧㄣˊ
漢語拼音shǒu dào ān pín
釋  義義參「安貧樂道」。見「安貧樂道」條。
典  源此處所列為「安貧樂道」之典源,提供參考。
《文子.上仁》
文子問:「仁義禮何以為薄於道德也?」老子曰:「為仁者必以哀樂論之,為義者必以取與明之。四海之內,哀樂不能遍;竭府庫之財貨,不足以贍萬民。故知不如修道而行德,因天地之性,萬物自正而天下贍,仁義因附。是以大丈夫居其厚,不居其薄。……德過其位者尊,祿過其德者凶。德貴无高,義取无多。不以德貴,竊位也。不以義取者,盜財也。聖人安貧樂道,不以欲1>傷生,不以利累己,故不違義而妄取2>。……

〔注解〕

  1. 欲:欲望。
  2. 妄取:隨便拿取。
典故說明此處所列為「安貧樂道」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文子》又稱《通玄真經》,為道家經典。〈上仁〉篇中有一段藉著文子與老子間的問答,以闡述道家所崇尚的自然無為。文子問:「為什麼仁義禮等法則不如道德重要呢?」老子回答道:「行仁義者,不可能將其施為廣布於天下,所以不如修道行德,順應天地間的自然法則,那麼不必有什麼作為,萬事萬物便自然合於仁義了。……真正的聖賢之人,應該順其自然,安於任何處境,即使貧困,也信守天道,不因求取額外的欲望或私利而損害了生機,當然也不會任意索求而違逆正道。」其實道家的中心思想便是自然無為。文子所揭示的即此理念,所以要人安於現況,即使貧困,也能樂於信守正道,不作他想,也就是所謂的「安貧樂道」了。後來「安貧樂道」演變為一句成語,用來比喻能安於貧困的處境,並仍以信守道義為樂。
書  證
  1. 《舊唐書.卷九○.王及善等列傳》:「贊曰:『……守道安貧,懷遠當仁。』」
參考詞語安貧樂道
ㄆㄧㄣˊ ㄌㄜˋ ㄉㄠˋ
ān pín lè dào
︿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