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語 | 寄人籬下 |
注 音 | ㄐㄧˋ ㄖㄣˊ ㄌㄧˊ ㄒㄧㄚˋ |
漢語拼音 | jì rén lí xià |
釋 義 | 寄居他人屋下生活,不能自立。比喻作品因襲循守舊,依託他人,不能自創一格。#語出《南齊書.卷四一.張融列傳》。
△「仰人鼻息」、「寄人廡下」、「寄食門下」 |
典 源 | #《南齊書.卷四一.張融列傳》
融玄義無師法,而神解過人,白黑談論,鮮能抗拒。永明中,遇疾,為(問)[門〕律自序曰:「吾文章之體,多為世人所驚,汝可師耳以心,不可使耳為心師也。夫文豈有常體,但以有體為常,政當1>使常有其體。丈夫當刪《詩》、《書》,制禮樂,何至因循2>,寄人籬下。」
〔注解〕
- 政當:即正當。
- 因循:遵循舊習而無所改動。
〔參考資料〕
另可參考:《南史.卷三二.張劭列傳》 |
典故說明 | 「寄人籬下」原是指寄居在別人屋下,不能自主。在《南齊書.卷四一.張融列傳》中被用來比喻作品因襲他人。內容記載南北朝時,南朝的齊國有個奇人叫張融,他身材五短、外貌醜陋,但卻精神飽滿,特立獨行,不拘小節。齊高帝非常喜歡他,常常接見他,說他這個人真是空前絕後。見他衣著破爛,還將自己的衣服重新剪裁後送給他,表示兩人的情誼。他的文章也是十分特殊,獨創一格,引起文壇相當大的震憾,並在〈門律自序〉這篇文章中闡述自己為文的觀點,強調盡信書不如無書,文章並沒有所謂的常體,文人要有自己的風格,不能「寄人籬下」,一味依託前人,守舊習而不改新,不能自創一格。但這句成語後多用其字面義,用以比喻寄居他人屋下生活,不能自立。 |
書 證 |
- 《南齊書.卷四一.張融列傳》:「夫文豈有常體,但以有體為常,政當使常有其體。丈夫當刪《詩》、《書》,制禮樂,何至因循,寄人籬下。」(源)
- 《紅樓夢》第八七回:「今日寄人籬下,縱有許多照應,自己無處不要留心。」
- 《蕩寇志》第二五回:「我希真堂堂大丈夫,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豈有寄人籬下?」
- 《兒女英雄傳》第二五回:「到了第五,我伶仃一身,寄人籬下,沒有寸絲片紙的賠送,尤其不可行。」
|
用法說明 | 一、語義說明寄居他人屋下生活,不能自立。
使用類別用在「無法自立」的表述上。
例句
- 我雖是寄人籬下,但姑父母對我都很好。
- 自從父母雙亡後,他就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
- 也許是寄人籬下久了,養成她自卑懦弱的個性。
- 她每次想到自己寄人籬下的委屈,就傷心掉淚。
- 我得趕快出去找份工作,總不能一輩子過寄人籬下的生活。
- 這些人本來都有家的,只因大地震,只好投奔親戚,寄人籬下。
- 我寧可住在這破茅草屋中,也不願去寄人籬下,看人臉色過日子。
- 想到此種寄人籬下的生活,非英雄好漢所當為,他的內心就極為苦悶。
- 借住朋友家多年,這對小夫妻終於租了棟小公寓,脫離了寄人籬下的生活。
- 我雖生來孤苦,從小寄人籬下,受盡痛楚,但能發憤圖強,努力不懈,乃有今日的成就。
二、語義說明比喻作品因襲守舊,不能自創一格。
使用類別用在「抄襲剽竊」的表述上。
例句
- 你寫文章要是一味模仿別人的風格,寄人籬下久了便會失去自己的特色。
- 文章創作,必須獨樹一幟,別創風格,否則因循守舊,寄人籬下,終究難成大家。
|
辨 識 | 近義成語仰人鼻息、依人作嫁反義成語自力更生、自立門戶、自食其力、獨樹一幟 |
參考詞語 | - 依人籬下
ㄧ ㄖㄣˊ ㄌㄧˊ ㄒㄧㄚˋ
yī rén lí xià
猶「寄人籬下」。見「寄人籬下」條。
- 《孽海花》第五回:「崙樵生性高傲,不願依人籬下。」
- 依人藩籬
ㄧ ㄖㄣˊ ㄈㄢˊ ㄌㄧˊ
yī rén fán lí
猶「寄人籬下」。見「寄人籬下」條。
- 宋.王質〈與周樞密益公書〉:「以為男子不能自立門庭,而依人藩籬;不能自守魂魄,而附野草木。」
- 傍人籬落
ㄅㄤˋ ㄖㄣˊ ㄌㄧˊ ㄌㄨㄛˋ
bàng rén lí luò
猶「寄人籬下」。見「寄人籬下」條。
- 宋.劉克莊〈題王推官應麟詩卷〉:「不須更傍人籬落,名父親傳夜半衣。」
- 傍人門戶
ㄅㄤˋ ㄖㄣˊ ㄇㄣˊ ㄏㄨˋ
bàng rén mén hù
猶「寄人籬下」。見「寄人籬下」條。
- 宋.蘇軾《東坡志林》卷一二:「吾輩不肖,方傍人門戶,何暇爭閑氣耶!」
- 《紅樓夢》第一○九回:「邢姑娘是媽媽知道的,如今在這裡也很苦。娶了去雖說我家窮,究竟比他傍人門戶好多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