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成語典》

:::

首頁〉成語檢索〉正文〉[節外生事]

節外生事

列印   加入筆記
字級設定
成  語節外生事(節外生枝)
注  音ㄐㄧㄝˊ ㄨㄞˋ ㄕㄥ ˋ
漢語拼音jié wài shēng shì
釋  義義參「節外生枝」。見「節外生枝」條。
典故說明此處所列為「節外生枝」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圓悟佛果禪師語錄》一書共二十卷,是北宋佛果禪師弟子紹隆等編,記載佛果禪師生平講述的禪法精要。「節外生枝」的「節」是指植物枝幹分段的地方。一棵樹除主幹外,分歧的枝芽都是從「節」的地方生出。古人觀察了這種自然現象,用「節外生枝」來比喻事外復生事端。比較早見到的文獻是宋代佛果禪師《圓悟佛果禪師語錄》卷一:「若據本分草料,猶是節外生枝。」語錄這兩句話的意思是承上文而來,大概是說佛法一事,自古以來,諸佛強調只能自悟,歷代祖師不落言詮,經藏注解怎麼注也涵括不盡,若單用眼睛去看是無法得道的。所以一個人若是陷溺於自以為是的知識,難免就會節外生枝了。朱熹〈答呂子約書〉文中有段話說:「若左遮右攔,前拖後拽,隨語生解,節上生枝,則更讀萬卷書,亦無用處也。」意思就是說一個人在沒把道理弄清楚之前,隨意去胡亂解說,就像「節上生枝」,只會把道理越弄越紛歧,因此讀再多的書也沒用處。
︿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