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成語典》

:::

首頁〉成語檢索〉正文〉[城下盟]

城下盟

列印   加入筆記
字級設定
成  語城下盟(城下之盟)
注  音ㄔㄥˊ ㄒㄧㄚˋ ㄇㄥˊ
漢語拼音chéng xià méng
釋  義義參「城下之盟」。見「城下之盟」條。
典故說明此處所列為「城下之盟」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城下之盟」原意是:敵國軍隊兵臨城下,抵擋不住,被迫與敵人簽訂的和約。《左傳.桓公十二年》有一段記載:春秋時期,勢力強大的楚國常併吞周圍小國,藉以擴張自己的勢力。桓公十二年,楚王派兵攻打絞國,楚軍在絞國南門外駐守,但絞國人堅決不出城門,所以一時之間無法攻下。為了誘出絞國人,楚軍故意派不帶武器的人到北門外打柴,絞國人果然中計,出城抓了三十個楚人回去,第二天更加大膽,出城追到山裡去抓打柴的楚國人。沒想到在回程時,中了楚軍的埋伏,打了大敗仗,只有被迫簽下喪權辱國的「城下之盟」。後來「城下之盟」泛指被迫簽訂的屈辱性條約。如《宋史.卷二八一.寇準列傳》:「城下之盟,《春秋》恥之;澶淵之舉,是城下之盟也。以萬乘之貴而為城下之盟,其何恥如之!」
︿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