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成語典》

:::

首頁〉成語檢索〉正文〉[有目咸睹]

有目咸睹

列印   加入筆記
字級設定
成  語有目咸睹(有目共睹)
注  音ㄧㄡˇ ㄇㄨˋ ㄒㄧㄢˊ ㄉㄨˇ
漢語拼音yǒu mù xián dǔ
釋  義義參「有目共睹」。見「有目共睹」條。
典  源此處所列為「有目共睹」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徐幹《中論.卷上.貴驗》
事莫貴乎有驗,言莫棄乎無徵。言之未有益也,不言,未有損也。水之寒也、火之熱也、金石之堅剛也,此數物未嘗有言,而人莫不知其然者,信著乎其體也。使吾所行之信若彼數物,而誰其疑我哉?今不信吾所行,而怨人之不信也,猶教人執鬼縛魅而怨人之不得也,惑亦甚矣。孔子曰:「欲人之信己也,則微言而篤行之。」篤行之,則用日久;用日久,則事著明;事著明,則有目者莫不見也,有耳者莫不聞也,其可誣1>哉!

〔注解〕

  1. 誣:音ㄨ,用不實的言辭騙人。
典故說明此處所列為「有目共睹」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睹,看見。「有目共睹」原意指凡是有眼睛的人都看得見。漢朝徐幹在《中論.卷上.貴驗》一文指出,做人說話要有信用。想要別人信任自己,則要少說多做,確實履行自己所說過的話。時日一久,事情就變得顯明;事實顯明,則只要是有眼睛的人都看得見,有耳朵的人都聽的到,豈可用不實的言辭騙人!後來「有目共睹」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事實極為明顯,眾所周知。如元代李翀《日聞錄》:「日月東出而西沒,有目者所共睹。」是說太陽和月亮從東邊出來西邊落下的自然規律,極為明顯,眾所周知。
書  證
  1. 宋.劉克莊〈御制二銘跋〉:「乃正元日,渙發王言,奎璧之光,爛然下燭,薄海內外,有目咸睹,謂我祖宗以仁立國,以禮義廉恥待士。」
參考詞語有目共睹
ㄧㄡˇ ㄇㄨˋ ㄍㄨㄥˋ ㄉㄨˇ
yǒu mù gòng dǔ
︿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