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成語典》

:::

首頁〉成語檢索〉正文〉[有色有聲]

有色有聲

列印   加入筆記
字級設定
成  語有色有聲(有聲有色)
注  音ㄧㄡˇ ㄙㄜˋ ㄧㄡˇ ㄕㄥ
漢語拼音yǒu sè yǒu shēng
釋  義義參「有聲有色」。見「有聲有色」條。
典故說明此處所列為「有聲有色」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有聲」本《詩經.大雅.文王有聲》:「文王有聲,遹駿有聲。」是說文王非常有聲譽。「有聲有色」一語則見於宋朝汪藻的〈翠微堂記〉,他記敘自己退職隱居後,寄情山水,領悟到「世之有聲有色者,未有不爭而得,亦未有不終磨滅者」,意思是說:擁有名聲和貴位的人,都必須不斷地爭奪才能得到,而且將會消失。他以為只有山水帶給人的快樂,不須爭奪,並且可以長存心中。後來「有聲有色」這句成語,不只用來形容人,還可以用在形容事物的豐富多采。如《老殘遊記》第七回:「若求在上官面上討好,做得烈烈轟轟,有聲有色,則只有依玉公辦法,所謂逼民為盜也。」至於明.謝榛《四溟詩話》卷二:「謝靈運『池塘生春草』,造語天然,清景可畫,有聲有色,乃是六朝家數,與夫『青青河畔草』不同。」則是形容詩文聲調鏗鏘,辭采茂美。
︿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