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成語典》

:::

首頁〉成語檢索〉正文〉[義盡仁至]

義盡仁至

列印   加入筆記
字級設定
成  語義盡仁至(仁至義盡)
注  音ˋ ㄐㄧㄣˋ ㄖㄣˊ ˋ
漢語拼音yì jìn rén zhì
釋  義義參「仁至義盡」。見「仁至義盡」條。
典故說明此處所列為「仁至義盡」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仁至義盡」是指竭力盡到「仁」與「義」之道,仁義之道指的是仁愛與正義,即是待人要寬厚、處事要有義氣,為儒家的中心思想。這句話最早出現在《禮記.郊特牲》。《禮記》是記載周代儀禮的書。其中有關祭祀的部分,談到當時都在十二月田事告一段落時,由官方來舉行祭祀農神以及有助於農事的其他事物。祭祀的對象有八:除了最早教人民從事農耕的神農氏、帝堯的農師后稷,還有當時的農官、農官在田間的處所,另外還包括了貓和老虎,因為牠們會吃掉破壞農作物的田鼠與野豬,另外還有與農事密切相關的田舍及溝渠,最後並祈禱昆蟲不要來作亂。這樣完備的儀式非但祭祀農神,連帶對農耕有益的事物都加以回報,已是「仁之至,義之盡」,各面方都照顧到了。後來「仁至義盡」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對他人盡最大的努力關懷照顧。
︿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