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針見血
Idiom | 一針見血 | |||||||||
---|---|---|---|---|---|---|---|---|---|---|
Bopomofo | ||||||||||
Pinyin | yī zhēn jiàn xiě (變) yì zhēn jiàn xiě | |||||||||
Interpretation | 一針刺入手指,鮮血即出。語本《晉書.卷六六.陶侃列傳》。後用「一針見血」比喻言論簡潔透澈,深中肯綮(ㄑㄧㄥˋ)。 △「一語道破」 | |||||||||
Allusion description | 陶侃(西元259∼334),字士行,潯陽人,東晉名臣。父親早年亡故,自幼由母親撫養成人,並以恩威並重的方法教導,對陶侃日後為官的清廉,有著很大的影響。典源此處是記錄陶侃的一段故事:有一次陶侃上廁所時,看見一個身穿紅衣、包著頭巾的人,說他以後會做到八州都督的官位。另外一個看相的人,也說他左手中指有一條垂直的指紋,將來地位會非常尊貴、崇高,會得到「公」的爵位。陶侃就用針刺破手指,鮮血噴灑到牆壁上,居然形成了一個「公」字。再用紙包裹手指,而「公」字竟愈發明顯。陶侃後來果真當了八州的都督。這是關於「一針見血」的一段故事。後來「一針見血」這句成語當就從這裡演變而出,但已和此典故無關,轉用字面義,表示一針下去,血即湧出,用來比喻言論簡潔透澈,深中肯綮,如梁啟超的《飲冰室合集.文集六.盧梭學案》:「案此論可謂一針見血,簡而嚴,精而透矣!」 | |||||||||
Instructions | Semantic description比喻言論簡潔透澈,深中肯綮。Usage category用在「議論精確」的表述上。Example
| |||||||||
Identification | Ambiguous idiom一語中的、一語破的、一語道破Antisense idiom不著邊際、游談無根、隔靴搔癢「一針見血」及「一語道破」都有議論簡潔透澈的意思。 「一針見血」指言論直接切中要害;「一語道破」指直接道出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