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成語典》

:::

首頁〉成語檢索〉正文〉[設心積慮]

設心積慮

列印   加入筆記
字級設定
成  語設心積慮(處心積慮)
注  音ㄕㄜˋ ㄒㄧㄣ ㄐㄧ ㄌㄩˋ
漢語拼音shè xīn jī lǜ
釋  義義參「處心積慮」。見「處心積慮」條。
典故說明此處所列為「處心積慮」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春秋》:「夏五月,鄭伯克段于鄢。」這段史料是記載春秋時期,鄭伯即位,把都城超過國土三分之一的京地封給其弟共叔段,又放任段佔領西鄙和北鄙,到後來段企圖謀反,想強奪王位,母親武姜打算開城門作內應。鄭伯知道後立刻派兵攻打,在鄢這個地方打敗段,段逃到共國。《穀梁傳》針對這個事件評論道:稱「莊公」為「鄭伯」,是譏諷他有失為人兄長;但是直接稱公子共叔段為「段」,則是貶低他,因為他已經失去作為一個公子和弟弟所應有的禮節。相較下,《春秋》經文褒貶之義,鄙視段的程度超過鄭伯。至於對莊公的非議,則在於他「處心積慮」地去實踐把段殺掉的心願。這是說身為兄長的莊公,故意放縱段的罪行,等他釀成大禍後再趕盡殺絕。「處心積慮」這句成語就從《穀梁傳》原文摘出,用來形容千方百慮,蓄意已久。
︿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