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成語典》

:::

首頁〉成語檢索〉正文〉[南轅北轍]

南轅北轍

列印   加入筆記
字級設定
成  語南轅北轍
注  音ㄋㄢˊ ㄩㄢˊ ㄅㄟˇ ㄔㄜˋ
漢語拼音nán yuán běi chè
釋  義轅,大車前部套在牲口左右兩邊的木頭,用以拖車。轍,車輛駛過留下的痕跡。「南轅北轍」指本要向南,但卻駕車往北行,離目的地越來越遠。比喻行動和想要達到的目的相反。典出《戰國策.魏策四》。後亦用「南轅北轍」比喻二者彼此背道而馳,或比喻遙隔兩地。
背道而馳
典  源《戰國策.魏策四》
魏王1>欲攻邯鄲2>,季梁3>聞之,中道而反4>,衣焦不申5>,頭塵不去6>,往見王曰:「今者臣來,見人於大行7>,方北面而持其駕,告臣曰:『我欲之楚8>。』臣曰:『君之楚,將奚為北面?』曰:『吾馬良。』臣曰:『馬雖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9>多。』臣曰:『用雖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數者愈善,而離楚愈遠耳。今王動欲成霸王10>,舉欲信11>於天下,恃王國之大,兵之精銳,而攻邯鄲,以廣地尊名12>,王之動愈數13>,而離王14>愈遠耳,猶至楚而北行也。」

〔注解〕

  1. 魏王:指戰國時魏國君王魏圉,生卒年不詳。在位三十四年卒,諡安釐,世稱安釐王。
  2. 邯鄲:戰國時趙國首都,地約當在河北省邯鄲市。
  3. 季梁:戰國時魏國臣子,生卒年不詳。
  4. 中道而反:中途折回。反,通「返」,回來。
  5. 衣焦不申:衣服上的皺折不去整理,比喻匆忙。焦,因風吹日曬致使的捲曲皺折。申,通「伸」,伸展。
  6. 頭塵不去:滿頭的塵埃不去清除,比喻匆忙。
  7. 大行:大路。行,音ㄒㄧㄥˊ
  8. 之楚:往楚國去。之,往。楚,戰國國名,地約當在今湖南、湖北、安徽、 浙江及河南南部,為當時地理位置最南的一國。
  9. 用:旅費。
  10. 霸王:古時稱諸侯中最強大的為霸,擁有天下的為王。
  11. 信:取信。
  12. 廣地尊名:擴充領土,提高聲譽。廣,擴充,動詞。尊,提昇,動詞。
  13. 數:音ㄕㄨㄛˋ,屢次。
  14. 王:指稱霸天下的王業。
典故說明據《戰國策.魏策四》載,戰國時,魏國安釐王想要出兵攻打趙國首都邯鄲。臣子季梁得知了這個消息,立即從旅途中折返,想回去勸阻。一回到魏國,季梁顧不得衣服的髒亂和滿身的塵埃,便匆匆忙忙地趕去見安釐王,告訴他說:「我在路上遇到一個人,他要去楚國,卻駕車往北方走。我問他說你要去南方的楚國,怎麼會往北方走呢?他回答說他有很快的馬、很多的旅費、很好的馬伕,所以絕對可以到達目的地。但實際上因為他是往相反的方向走,馬愈快、旅費愈多、馬伕愈好,反而使他離楚國愈遠。今天大王您想成就霸王之業,取信於天下諸侯,依仗著強大的軍力去攻打趙國,想藉此擴充領地,提高聲望,其實這樣的舉動愈多,愈失信於天下,離成就霸王事業的心願也就愈遠,這不正如想到楚國卻往北方走一樣,永遠達不到目的!」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南轅北轍」,用來比喻志向和行為背道而馳,現在凡是做「背道而馳」的事,都可以稱為「南轅北轍」。另外,這句成語還可引申用來比喻遙隔兩地。
書  證
  1. 清.趙翼〈上元後三日芷堂過訪草堂次日夢樓亦至皆未有夙約也喜而有作〉詩其一:「鵲噪晴檐信有因,南轅北轍聚茲晨。」
  2. 《四庫總目提要.卷一七二.集部.別集類二五.讀書後》:「案:晁公武《讀書志》每書皆詳其卷數、撰人以及源流本末,世貞此書,……無一考證之語,與晁氏書南轅北轍。」
  3. 清.楊潮觀《吟風閣雜劇.華表柱延陵掛劍》:「這四位名賢.與下官解帶寫誠,都如舊識,所恨南轅北轍,天各一方,從此回首中原,端的離多會少。」
  4. 清.魏源〈書古微序〉:「南轅北轍,誣聖師心,背理害道,不可勝數。」
用法說明一、

語義說明

比喻行動和想要達到的目的相反。

使用類別

用在「正好相反」的表述上。

例句

  1. 想成功卻又不努力,豈非南轅北轍
  2. 如今我的生活方式和原本的構想,可說是南轅北轍,全不相干。
  3. 做事如果無視客觀環境,只憑主觀想法,結果往往與事實的需求南轅北轍
  4. 做事情不但要有目標而且要講方法,只講目標不講方法,南轅北轍怎麼完成?
  5. 你一面急著想要減肥,一面卻葷甜不忌,南轅北轍,難怪越減越肥,一點沒有成效。
  6. 你嘴裡說要實行愛的教育,可是動不動就要體罰,說的跟做的南轅北轍,教育的效果當然不彰。

二、

語義說明

比喻二者彼此背道而馳。

使用類別

用在「毫不相干」的表述上。

例句

  1. 既然我倆想法南轅北轍,看來只有拆夥了。
  2. 他倆的個性南轅北轍,根本談不攏。
  3. 在這件事上,我們想法南轅北轍,恐怕無法合作。
  4. 說了大半天,兩個人的見解仍然南轅北轍,無法協調。
  5. 書中寫官場與民間的認知差距,正看出了官與民之間的想法南轅北轍

三、

語義說明

比喻遙隔兩地。

使用類別

用在「分隔遙遠」的表述上。

例句

  1. 他們夫妻一在大陸,一在國內,南轅北轍,總難聚在一起。
  2. 今夕何夕,大家竟可聚在一起;趕明兒,南轅北轍,又要各奔前程了!

辨  識

近義成語

背道而馳
參考詞語
  1. 北轅南轍
    ㄅㄟˇ ㄩㄢˊ ㄋㄢˊ ㄔㄜˋ
    běi yuán nán chè
    義同「南轅北轍」。見「南轅北轍」條。

    1. 清.李顒《二曲集.卷三.兩庠彙語》:「若啟程就途,不詳講路程,而曰『貴行不貴講』,未有不北轅南轍,入海而上太行者也。」

  2. 北轅適楚
    ㄅㄟˇ ㄩㄢˊ ˋ ㄔㄨˇ
    běi yuán shì chǔ
    義同「南轅北轍」。見「南轅北轍」條。

    1. 唐.陸長源〈上宰相書〉:「今悉求溫潤美秀沉默宏寬者為之,蓋北轅適楚、圓鑿方枘,欲求扶傾愈疾,其可得乎?」
    2. 唐.白居易〈立部伎〉詩:「雅音替壞一至此,長令爾輩調宮徵……欲望鳳來百獸舞,何異北轅將適楚?」

  3. 北轅適越
    ㄅㄟˇ ㄩㄢˊ ˋ ㄩㄝˋ
    běi yuán shì yuè
    義同「南轅北轍」。見「南轅北轍」條。

    1. 《二程集.河南程氏文集.卷五.為家君應詔上英宗皇帝書》:「以今選舉之科,用今進任之法,而欲得天下之賢,興天下之治,其猶北轅適越,不亦遠乎?」

  4. 北轍南轅
    ㄅㄟˇ ㄔㄜˋ ㄋㄢˊ ㄩㄢˊ
    běi chè nán yuán
    義同「南轅北轍」。見「南轅北轍」條。

    1. 宋.劉克莊〈悼阿駒〉詩七首之三:「北轍南轅有返期,吾兒掣手去何之?」
    2. 清.洪昇《長生殿》第四六齣:「多謝娘娘指引,枉了上下俄延,都做了北轍南轅。」

︿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