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成語典》

:::

首頁〉成語檢索〉正文〉[一齊眾咻]

一齊眾咻

列印   加入筆記
字級設定
成  語一齊眾咻(一傅眾咻)
注  音 ㄑㄧˊ ㄓㄨㄥˋ ㄒㄧㄡ (變) ˋ ㄑㄧˊ ㄓㄨㄥˋ ㄒㄧㄡ
漢語拼音yī qí zhòng xiū (變) yì qí zhòng xiū
釋  義義參「一傅眾咻」。見「一傅眾咻」條。
典  源此處所列為「一傅眾咻」之典源,提供參考。
《孟子.滕文公下》
孟子謂戴不勝曰:「子欲子之王之善與?我明告子:有楚大夫於此,欲其子之齊語也,則使齊人傅諸,使楚人傅諸?」曰:「使齊人傅之。」曰:「一齊1>人傅2>之,眾楚3>人咻4>之,雖日撻5>而求其齊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莊嶽之間數年,雖日撻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謂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於王所。在於王所者,長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誰與為不善?在王所者,長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誰與為善?一薛居州,獨如宋王何?」

〔注解〕

  1. 齊:位於今山東省北部。周武王封姜太公於此,傳至戰國時,君位被權臣田氏篡奪。後為秦國所滅。
  2. 傅:教導。
  3. 楚:周成王封熊繹於楚,春秋時稱王,為戰國七雄之一。領有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後為秦所滅。
  4. 咻:音ㄒㄧㄡ,喧囂、吵鬧。
  5. 日撻:每日鞭策。撻,音ㄊㄚˋ,用棍、鞭等拍打。
典故說明此處所列為「一傅眾咻」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一傅眾咻」原是指一人在教人學習一種語言時,眾人在旁邊大聲說不同的語言,干擾學生的學習。《孟子.滕文公下》,記載孟子與宋國大夫戴不勝的對話。戴不勝想要介紹個賢人給宋王,孟子告訴他,一個賢人在君側是沒有用的,必須要身邊其他的人也有好品德,才能發揮作用,使君王受到好的影響。孟子還打了個比方,問戴不勝:「有個楚國大夫,想讓他兒子學說齊國話,是要請齊國人教他?還是請楚國人教他?」戴不勝回答:「當然是齊國人。」孟子說:「一個齊國人教他,旁邊卻有許多楚國人用楚語喧擾他,雖然每天鞭策他學齊語,也是不能成功的。如果把他帶到齊國首都最繁華的地區住上幾年,雖然每天鞭策他學楚語,也是無法學好。」孟子以這個比方說明環境對學習的重要性。後來「一傅眾咻」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學習受到干擾,難有成效。後亦用來比喻寡不勝眾,如《續孽海花》第三九回:「王爺雖則有一定的主見,不過朝夕接近的都是那一班人,挑撥離間,無奇不有,一傅眾咻,孤立者終究吃虧。」
書  證
  1. 清.葉夢珠《閱世編.卷四.士風》:「間有一、二賢豪,慨思力挽;一齊眾咻,亦無如之何矣。」
參考詞語一傅眾咻
ㄈㄨˋ ㄓㄨㄥˋ ㄒㄧㄡ (變) ˊ ㄈㄨˋ ㄓㄨㄥˋ ㄒㄧㄡ
yī fù zhòng xiū (變) yí fù zhòng xiū
︿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