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教因材
成 語 | 施教因材(因材施教) |
---|---|
注 音 | |
漢語拼音 | shī jiào yīn cái |
釋 義 | 義參「因材施教」。見「因材施教」條。 |
典 源 | 此處所列為「因材施教」之典源,提供參考。 #《二程集.河南程氏遺書.卷一九》 孔子1>教人,各因其材,有以政事入者,有以言語入者,有以德行入者。 〔注解〕
〔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為政》 |
典故說明 | 此處所列為「因材施教」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孔子晚年回到了魯國,致力於古代典籍的整理,並從事教育工作,不但開平民教育之先河,也成為歷史上最偉大的教育家。他有許多創新的教育觀,其中「因材施教」的主張對後世影響至鉅。例如《論語.為政》中記載了子游、子夏曾分別向孔子請教孝道,孔子給了兩人不同的答案。子游雖能奉養父母,但少了敬,所以孔子回答時,強調了「敬」的重要。子夏在侍親態度欠佳,所以孔子強調愉悅容色的重要。也就是說兩人雖然問了一樣的問題,但孔子針對個別欠缺的部分作回應,所以會有不同的答案。另外,在〈雍也〉篇中孔子直接提出「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這也說明了應依循個別的不同資質予以施教,才能有成效。孔門弟子三千,分列於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四科,程頤認為便是依其資質與能力而分,所以說:「孔子教人,各因其材。」程頤的這段話見載於《二程集.河南程氏遺書.卷一九》,後來「因材施教」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說明教育者必須依據受教者不同的資材,而給予不同的教導。 |
書 證 |
|
參考詞語 | 因材施教 yīn cái shī jià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