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成語典》

:::

首頁〉成語檢索〉正文〉[高枕無憂]

高枕無憂

列印   加入筆記
字級設定 回檢索結果列表
成  語高枕無憂
注  音ㄍㄠ ㄓㄣˇ ˊ ㄧㄡ
漢語拼音gāo zhěn wú yōu
釋  義墊高枕頭,無憂無慮地睡覺。形容身心安適,無憂無慮。語本《戰國策.齊策四》。
四分五裂」、「狡兔三窟
典  源
  1. 《戰國策.齊策四》
    齊人有馮諼者,貧乏不能自存,使人屬孟嘗君,願寄食門下。……後孟嘗君出記,問門下諸客:「誰習計會,能為文收責於薛者乎?」馮諼署曰:「能。」孟嘗君怪之,曰:「此誰也?」左右曰:「乃歌夫長鋏歸來者也。」孟嘗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負之,未嘗見也。」請而見之,謝曰:「文倦於事,憒於憂,而性懧愚,沉於國家之事,開罪於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為收責於薛乎?」馮諼曰:「願之。」於是約車治裝,載券契而行,辭曰:「責畢收,以何市而反?」孟嘗君曰:「視吾家所寡有者。」驅而之薛,使吏召諸民當償者,悉來合券。券遍合,起矯命以責賜諸民,因燒其券,民稱萬歲。長驅到齊,晨而求見。孟嘗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見之,曰:「責畢收乎?來何疾也!」曰:「收畢矣。」「以何市而反?」馮諼曰:「君云『視吾家所寡有者』。臣竊計,君宮中積珍寶,狗馬實外廄,美人充下陳。君家所寡有者以義耳!竊以為君市義。」孟嘗君曰:「市義奈何?」曰:「今君有區區之薛,不拊愛子其民,因而賈利之。臣竊矯君命,以責賜諸民,因燒其券,民稱萬歲。乃臣所以為君巿義也。」孟嘗君不說,曰:「諾,先生休矣!」後期年,齊王謂孟嘗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為臣。」孟嘗君就國於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攜幼,迎君道中。孟嘗君顧謂馮諼:「先生所為文市義者,乃今日見之。」馮諼曰:「狡兔有三窟1>,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臥也。請為君復鑿二窟。」孟嘗君予車五十乘,金五百斤,西遊於梁,謂惠王曰:「齊放其大臣孟嘗君於諸侯,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強。」於是,梁王虛上位,以故相為上將軍,遣使者,黃金千斤,車百乘,往聘孟嘗君。馮諼先驅誡孟嘗君曰:「千金,重幣也;百乘,顯使也。齊其聞之矣。」梁使三反,孟嘗君固辭不往也。齊王聞之,君臣恐懼,遣太傅賫黃金千斤,文車二駟,服劍一,封書謝孟嘗君曰:「寡人不祥,被於宗廟之祟,沉於諂諛之臣,開罪於君,寡人不足為也。願君顧先王之宗廟,姑反國統萬人乎?」馮諼誡孟嘗君曰:「願請先王之祭器,立宗廟於薛。」廟成,還報孟嘗君曰:「三窟已就,君姑高枕為樂矣。」

    〔注解〕

    1. 狡兔有三窟:比喻有多處藏身的地方或多種避禍的準備。見「狡兔三窟」。
  2. 《戰國策.魏策一》
    張儀為秦連橫,說魏王曰:「…………魏南與楚而不與齊,則齊攻其東;東與齊而不與趙,則趙攻其北;不合於韓,則韓攻其西;不親於楚,則楚攻其南。此所謂四分五裂之道也。…………為大王計,莫如事秦,事秦則楚、韓必不敢動;無楚、韓之患,則大王高枕而臥,國必無憂矣。」
典故說明「高枕無憂」原作「高枕而臥」。據《戰國策.齊策四》載,戰國時,有一個叫馮諼的人,在齊國孟嘗君門下作食客。有一次,馮諼替孟嘗君到薛地去收債,但是他不但沒把錢要回來,反而把債券全燒了。薛地人民都以為這是孟嘗君的恩澤,對孟嘗君十分感激,馮諼等於幫孟嘗君買了「義」回來。但孟嘗君對馮諼的舉動非常不諒解。直到後來,孟嘗君被齊王解除官職,回到薛地居住。到了薛地,受到人民熱烈的歡迎,孟嘗君這才了解馮諼的用心。這時馮諼對孟嘗君說:「聰明的兔子都有三個藏身的洞窟,在緊急的時候就可以逃過獵人的追捕,免於一死。但是你現在只有一窟,還不能把枕頭墊得高高,無憂無慮地睡覺,我會再幫你尋找另外兩窟。」於是馮諼去見梁惠王,他告訴梁惠王,如果能請到孟嘗君幫他治理國家,那梁國一定能國富兵強。於是梁惠王派人邀請孟嘗君到梁國,連續請了三次,馮諼都叫孟嘗君不要答應。當齊王得知梁國一直派人來請孟嘗君,連忙也派人請孟嘗君重回齊國當相國。馮諼要孟嘗君向齊王請求,把先王傳下的祭器,放在薛地,並且興建宗廟,以確保薛地的安全。當宗廟建好後,馮諼對孟嘗君說:「現在三窟已成,從此以後你就可以把枕頭墊得高高,無憂無慮地睡覺了!」典源又見《戰國策.魏策一》內容則是表述張儀企圖遊說魏國背棄合縱,改投連橫以事秦。他說魏國如能事秦,那麼楚國、韓國一定不敢輕舉妄動。沒有楚國、韓國的外患,那麼魏國國君就可以「高枕而臥」了。後來「高枕無憂」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身心安適,無憂無慮。
書  證
  1. 《舊五代史.卷一三三.周書.世襲列傳二.高季興》:「且遊獵旬日不迴,中外之情,其何以堪,吾高枕無憂矣。」
  2. 《敦煌變文集新書.卷六.㠠山遠公話》:「但賤奴若得道安論義,如渴得漿,如寒得火,請相公高枕無憂。」
  3. 《三國演義》第五回:「卓大喜曰:『吾有奉先,高枕無憂矣!』」
  4. 《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六:「丈夫在家時還好,若是不在時,只宜深閨靜處,便自高枕無憂,若是輕易攬著個事頭,必要纏出些不妙來。」
  5. 《鏡花緣》第五五回:「真是天朝人物,無所不有。將來上京赴試,路上有了此人,可以『高枕無憂』了!」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

形容身心安適,無憂無慮。

使用類別

用在「安逸無憂」的表述上。

例句

  1. 年輕時的努力,是為了老年時可以高枕無憂
  2. 那個奸臣以為眼中釘已經拔除,從此可以高枕無憂地為所欲為了。
  3. 國家仍處多事之秋,大家仍須戒慎行事,不可有高枕無憂的想法。
  4. 只要我們未雨綢繆,做好防颱工作,就是颱風來了,也可以高枕無憂
  5. 不要以為考上大學,就可以高枕無憂了,要知道這才是努力奮發的開始。
  6. 引發登革熱的病媒蚊很頑強,就是噴灑了藥劑,也並不表示就能高枕無憂
  7. 我們就將計就計,讓對方以為可以高枕無憂,再設法趁虛而入,殺他個片甲不留。
  8. 公司內憂外患不斷,新當權派卻沉迷於奪權的勝利之中,滿以為從此可以高枕無憂,真是令人焦急。
辨  識

近義成語

無憂無慮

反義成語

危在旦夕忐忑不安
參考詞語
  1. 安枕而臥
    ㄓㄣˇ ˊ ㄨㄛˋ
    ān zhěn ér wò
    猶「高枕無憂」。見「高枕無憂」條。

    1. 《史記.卷九一.黥布列傳》:「使布出於上計,山東非漢之有也;出於中計,勝敗之數未可知也;出於下計,陛下安枕而臥矣。」
    2. 《東周列國志》第七九回:「孔子見疏,必棄魯而適他國,君可安枕而臥矣。」

  2. 高枕不虞
    ㄍㄠ ㄓㄣˇ ㄅㄨˋ ˊ
    gāo zhěn bù yú
    虞,憂慮。「高枕無虞」即「高枕無憂」。見「高枕無憂」條。

    1. 唐.韓愈〈與鳳翔邢尚書書〉:「戎狄棄甲而遠遁,朝廷高枕而不虞。」

  3. 高枕勿憂
    ㄍㄠ ㄓㄣˇ ˋ ㄧㄡ
    gāo zhěn wù yōu
    即「高枕無憂」。見「高枕無憂」條。

    1. 《四遊記.南遊記.第九回》:「陛下高枕勿憂,決無反情。華光須在中界,亦有功於陛下。」

  4. 高枕安寢
    ㄍㄠ ㄓㄣˇ ㄑㄧㄣˇ
    gāo zhěn ān qǐn
    猶「高枕無憂」。見「高枕無憂」條。

    1. 《漢書.卷九四.匈奴傳》:「故北狄不服,中國未得高枕安寢也。」
    2. 晉.陶潛《搜神後記.卷三.形魂離異》:「夫大愕,便入。與婦共視被中人,高枕安寢,正是其形,了無一異。」

  5. 高枕安臥
    ㄍㄠ ㄓㄣˇ ㄨㄛˋ
    gāo zhěn ān wò
    猶「高枕無憂」。見「高枕無憂」條。

    1. 漢.王充《論衡.順鼓》:「久雨不霽,試使人君高枕安臥,雨猶自止。止久,至於大旱,試使人君高枕安臥,旱猶自雨。」

  6. 高枕無虞
    ㄍㄠ ㄓㄣˇ ˊ ˊ
    gāo zhěn wú yú
    虞,憂慮。「高枕無虞」即「高枕無憂」。見「高枕無憂」條。

    1. 唐.陸贄〈請減京東水運收腳價於緣邊州鎮儲蓄軍糧事宜狀〉:「護甿庶,蕃畜牧,闢田疇,天子唯務擇人而任之,則高枕無虞矣。」

  7. 高枕而臥
    ㄍㄠ ㄓㄣˇ ˊ ㄨㄛˋ
    gāo zhěn ér wò
    猶「高枕無憂」。見「高枕無憂」條。

    1. 《戰國策.齊策四》:「(馮諼)曰:『狡兔有三窟,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臥也。』」(源)
    2. 《戰國策.魏策一》:「為大王計,莫如事秦,事秦則楚、韓必不敢動;無楚、韓之患,則大王高枕而臥,國必無憂矣。 」(源)
    3. 唐.劉肅《大唐新語.卷三.公直》:「公若盡殺諸弟,不知矣;如獨殺襲秀,恐明公不得高枕而臥。」

︿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