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成語典》

:::

首頁〉成語檢索〉正文〉[春花秋實]

春花秋實

列印   加入筆記
字級設定
成  語春花秋實(春華秋實)
注  音ㄔㄨㄣ ㄏㄨㄚ ㄑㄧㄡ ˊ
漢語拼音chūn huā qiū shí
釋  義義參「春華秋實」。見「春華秋實」條。
典故說明此處所列為「春華秋實」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崔駰(?∼西元92),字亭伯,東漢安平人。年少時便與班固、傅毅齊名,學問淵博,擅長文章。由於致力研讀典籍,因此並不汲汲於追求仕宦。當時即有人譏諷說崔駰此人性格太過沈靜,少與人互動,日後恐怕會有名聲與才能不相符合的情況。崔駰於是寫下〈達旨〉來表白自己的心境。文中先提起一段時人勸進投入仕宦生活的話,其中就引錄《易經》的話說:「聖人備置實物是要讓人使用」。又說「功業尊高盛大,然後可以受人觀仰,而後才能上下交相融合。」天地萬物遵行自然的規律,陰陽自有定則。就如同春天開花,秋天才能收成其果實,有始有終,才有實質的收穫。後來「春華秋實」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三國志.卷一二.魏書.邢顒傳》中,劉楨曾經上諫曹植,他認為曹植「採庶子之春華,忘家丞之秋實。」「庶子」、「家丞」皆為邢顒自稱,而「春華」指其文采學問,「秋實」則指其品德情操,這是以「春華」與「秋實」比喻「文」與「質」,文與質各有擅勝。又《顏氏家訓.勉學》中說:「夫學者猶種樹也,春玩其華,秋登其實;講論文章,春華也,脩身利行,秋實也。」也是以「春華」喻文,「秋實」喻質,而儼然有以「文」為手段,以「質」為目的之觀念,即「春華」之文采,乃為了「秋實」的利行,二者有著因果的意涵。由此再引申,就產生了比喻努力與成果過程因果關係的意義。
︿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