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成語典》

:::

首頁〉成語檢索〉正文〉[狽因狼突]

狽因狼突

列印   加入筆記
字級設定
成  語狽因狼突(狼狽為奸)
注  音ㄅㄟˋ ㄧㄣ ㄌㄤˊ ㄊㄨˊ
漢語拼音bèi yīn láng tú
釋  義義參「狼狽為奸」。見「狼狽為奸」條。
典故說明此處所列為「狼狽為奸」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根據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的記載,相傳狼和狽是兩種外形上很相似的野獸,只是狽的前腳非常的短,因此一定要騎在兩隻狼上面才能行走,沒有了狼,根本就無法行動,所以世人常將行事無法順利推展,處境困頓窘迫的情況稱為「狼狽」。狼和狽會聯手做壞事。聽說,曾經有人獨自經過一處人煙罕至的地方,遇見了幾十隻的狼,情急之下,就趕緊爬到草堆上。其中有兩隻狼就鑽進了一個洞穴中,背出一隻老狼來,老狼來到草堆下,用嘴拔除草堆上的草,其他的狼看了,也跟著學牠的動作去拔草,眼看著草堆就要垮下來了,正巧遇到一群獵人經過這裡,把這個人救了出來。事後這些人一起挖掘這個洞穴,在裡面抓到了一百多隻的狼,就將牠們殺死,而大家都懷疑那隻老狼可能就是狽。後來「狼狽為奸」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彼此互相勾結做壞事。
︿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