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成語典》

:::

首頁〉成語檢索〉正文〉[家徒壁立]

家徒壁立

列印   加入筆記
字級設定
成  語家徒壁立(家徒四壁)
注  音ㄐㄧㄚ ㄊㄨˊ ㄅㄧˋ ㄌㄧˋ
漢語拼音jiā tú bì lì
釋  義義參「家徒四壁」。見「家徒四壁」條。
典故說明此處所列為「家徒四壁」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司馬相如是西漢時期著名的辭賦家,為梁孝王的門客。據《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列傳》載,孝王死後,司馬相如就回到家鄉成都。但家境貧窮,難以維生,因與臨邛的縣官王吉相識,便到王吉家住了下來。臨邛縣的富商卓王孫聽說縣裡有貴客蒞臨,於是擺設酒宴招待王吉和司馬相如。席間,司馬相如彈了幾首曲子,博得滿座賓客的稱賞。卓王孫的女兒卓文君,是個愛好音樂的人,當時因喪夫而寡居在家。她在門後偷聽到司馬相如的琴聲,又看到他那翩翩的風度,馬上就被吸引住了。司馬相如也對卓文君產生好感。有一天晚上,卓文君就和司馬相如私奔,回到了成都。但是司馬相如非常貧窮,家中除了四周的牆壁外,什麼也沒有,於是兩人又回到了臨邛縣,賣掉所有的車騎,做起了賣酒的生意。後來「家徒四壁」這句成語,就從《史記》原文中的「家居徒四壁立」演變而出,形容家境貧困,一無所有。
︿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