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成語典》

:::

首頁〉成語檢索〉正文〉[自強不息]

自強不息

列印   加入筆記
字級設定
成  語自強不息
注  音ˋ ㄑㄧㄤˊ ㄅㄨˋ ㄒㄧˊ
漢語拼音zì qiáng bù xí
釋  義自己不斷努力向上,永不懈怠。語出《易經.乾卦.象》。
典  源《易經.乾卦.象》
象曰:天行健1>,君子以自強不息。

〔注解〕

  1. 天行健:天體的運行,晝夜不息,周而復始。
典故說明《易經》是記載大自然、天文和氣象等的變化,古代帝王作為施政之用,百姓用為占卜事象之典籍,因此常用天體的運行來警示人們。《易經.乾卦》的象辭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一語指日月星辰等天體的運行,周而復始,從未停止過,君子也必須效法天體的剛健不息,自己奮發圖強,永不停歇。其中的「不息」特別強調仁人君子們,要學習自然的強健,周而復始地運行,不論遭遇任何事,都能奮發不懈。後來「自強不息」就被用來指自己不斷努力向上,永不懈怠。
書  證
  1. 《易經.乾卦.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源)
  2. 《孔子家語.卷一.五儀解》:「仁義在身而色無伐,思慮通明而辭不專。篤行信道,自強不息。」
  3. 《晉書.卷六二.祖逖列傳》:「僕雖無才,非志不立,故疾沒世而無聞焉,所以自強不息也。」
  4. 南朝梁.劉峻〈辯命論〉:「此君子所以自強不息也,如使仁而無報,奚為修善立名乎?」
  5. 唐.吳兢《貞觀政要.卷三.君臣鑒戒》:「由此言之,功利居多,惟德與仁,願陛下自強不息,必可致也。」
  6. 《朱子語類.卷六九.易.坤》:「天行甚健,故君子法之以自強不息;地勢至順,故君子體之以厚德載物。」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

自己不斷努力向上,永不懈怠。

使用類別

用在「努力不懈」的表述上。

例句

  1. 他雖然生活貧困,卻能自強不息,努力不懈。
  2. 一個自強不息的人,總是越挫越勇,不會輕易放棄。
  3. 我們要學習老王自強不息的精神,絕對不能自暴自棄。
  4. 臺灣人民靠著自強不息的精神,在這個小島上建立起富裕的家園。
  5. 工程師們自強不息地向大自然挑戰,終於完成修築這條公路的艱險工程。
  6. 雖然我們起步較慢,但只要我們自強不息,努力奮鬥,一定能後來居上。
  7. 這位勇者因為不屈服於現實,自強不息地挑戰命運,終於獲得最後的勝利。
辨  識

近義成語

夙夜匪懈孜孜不倦

反義成語

自暴自棄得過且過
參考詞語
  1. 不息自強
    ㄅㄨˋ ㄒㄧˊ ˋ ㄑㄧㄤˊ
    bù xí zì qiáng
    即「自強不息」。見「自強不息」條。

    1. 明.無名氏《尋親記》第二四齣:「讀書以懈惰荒淫為戒,勤勵不息自強。」

  2. 自彊不息
    ˋ ㄑㄧㄤˊ ㄅㄨˋ ㄒㄧˊ
    zì qiáng bù xí
    彊,同「強」。「自彊不息」即「自強不息」。見「自強不息」條。

    1. 唐.韓愈〈答侯繼書〉:「懼足下以我退歸,因謂我不復能自彊不息。」

︿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