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stry of Education《Dictionary of Chinese Idioms》

:::

Homepage〉Idiom search〉Text〉[安如泰山]

安如泰山

Print   Add note
FontSmallMediumLarge
Idiom安如泰山
Bopomofo ㄖㄨˊ ㄊㄞˋ ㄕㄢ
Pinyinān rú tài shān
Interpretation「安如泰山」之「泰山」,典源作「太山」。「太山」即「泰山」。形容安定穩固如泰山一般,不可動搖。#語本漢.焦贛《焦氏易林.卷一.坤之中孚》。
Allusion source#漢.焦贛1>《焦氏易林.卷一.坤之中孚》2>
安如太山3>,福喜屢臻4>。雖有豺虎,不致危身。

〔Annotation〕

  1. 焦延壽:西漢梁(今河南商邱南)人,字贛,為小黃令。治《易》學,著有《易林》十六卷。
  2. 典故或見於漢.枚乘〈上書諫吳王〉。
  3. 太山:即泰山。起於山東省膠州灣西南,橫亙省境中部,盡於運河東岸。主峰在泰安縣北,為五嶽中的東嶽。
  4. 臻:音ㄓㄣ,至、到達。

〔Ref. material〕

漢.枚乘〈上書諫吳王〉(據《漢書.卷五一.賈鄒枚路傳.枚乘》引)
枚乘字叔,淮陰人也,為吳王濞郎中。吳王之初怨望謀為逆也,乘奏書諫曰:……夫以一縷之任,係千鈞之重,上縣無極之高,下垂不測之淵,雖甚愚之人,猶知哀其將絕也。馬方駭鼓而驚之,係方絕又重鎮之;係絕於天不可復結,隊入深淵難以復出。其出不出,間不容髮。能聽忠臣之言,百舉必脫。必若所欲為,危於絫卵,難於上天;變所欲為,易於反掌,安於太山。今欲極天命之壽,敝無窮之樂,究萬乘之勢,不出反掌之易,以居泰山之安,而欲乘絫卵之危,走上天之難,此愚臣之所以為大王惑也。
Allusion description《易林》卷一所謂「坤之中孚」,是說筮卦時所得到的「本卦」為坤卦(䷁),由六個陰爻組成;而其「變卦」為中孚(䷼),由中央兩個陰爻與下上各兩個陽爻組成。陰爻象徵柔弱,陽爻代表剛強,所以坤卦顯得過於柔弱而易受傷害;但它變成中孚,柔弱的本體下下上上都受到雙重陽爻的護持,自然就「安如太山」,常享福喜,百害莫侵了。據《說文》,「太」是「泰」的古文;後來被當成語使用,多作「安如泰山」,比喻人物處於十分安穩的狀態。另外漢朝枚乘的〈上書諫吳王〉中,也有「安於太山」一語。漢景帝時,枚乘在吳王劉濞府中擔任郎中。吳王心懷不軌,意圖反叛,枚乘不贊成,於是上書吳王,加以勸諫。在諫書中,枚乘提到:「您要是能夠聽取忠臣的話,一切禍害都可以避免。如果一定要照自己所想的去做,那是比累積的雞蛋還要危險,比登天還要艱難。如果能改變意圖,比翻轉手掌還容易,也能使您比泰山還穩固。」但劉濞執迷不悟,枚乘於是離開吳國。
Proof of documented content
  1. 漢.焦贛《焦氏易林.卷四.井之第四十八.謙卦》:「謙安如泰山,福祿屢臻。雖有狼虎,不能危身。」
  2. 漢.東方朔《靈棋經.卷上.第二十二安泰卦》:「象曰:『歲富月昌,土田開張。安如泰山,終無禍殃。』」
  3. 唐.蘇鶚《蘇氏演義》卷上:「俗呼外舅為泰山。……一云:泰者,高廣之貌,可以依倚也。今人咸云安如泰山,亦是取廣大之意耳。」
  4. 宋.方逢辰《蛟峰文集.卷七.講義.齊景公問政於孔子》:「間嘗論之,國土至廣也,人民至眾也,茍欲使之安如泰山,固如磐石,非上下之分定,不可也。」
  5. 《三國演義》第四五回:「孔明曰:『亮雖居虎口,安如泰山。』」
  6. 《東周列國志》第一三回:「乃佯遣人致書子亹,約於首止,相會為盟。子亹大喜曰:『齊侯下交,吾國安如泰山矣!』欲使高渠彌祭足同往,祭足稱疾不行。」
  7. 明.劉宗周〈與溫員相公書〉:「使昔之立異同者,皆裹足而去,朝端之上亦見風恬浪息,無有不利于閣下,而閣下亦已安如泰山,否耶?」
Instructions

Semantic description

形容安定穩固如泰山一般,不可動搖。

Usage category

用在「十分安穩」的表述上。

Example

  1. 即使敵軍以強大火力進攻,我軍官兵依然安如泰山
  2. 這個壯漢站在那裡安如泰山,給人一種可靠的感覺。
  3. 唯有全國人民同仇敵愾,才能把國家保衛得安如泰山
  4. 經過這次情勢變化,他原本安如泰山的地位開始動搖了。
  5. 雖然被敵軍包圍,危機重重,王將軍固守陣地安如泰山
  6. 因為董事長領導有方,即使遇到金融風暴,這間公司仍能持續拓展業務,安如泰山
Identification

Ambiguous idiom

安如磐石、固若金湯、巋然不動

Antisense idiom

危在旦夕危如累卵岌岌可危風雨飄搖搖搖欲墜
Ref. words
  1. 安於泰山
    ˊ ㄊㄞˋ ㄕㄢ
    ān yú tài shān
    比泰山還安穩。見「安如泰山」條。

    1. 唐.陳子昂〈諫政理書〉:「煬帝不悟,自以為天下安於泰山,方率百萬之師,而有事於遼東。」

  2. 安若泰山
    ㄖㄨㄛˋ ㄊㄞˋ ㄕㄢ
    ān ruò tài shān
    即「安如泰山」。見「安如泰山」條。

    1. 《南史.卷八.梁本紀.論》:「自謂安若泰山,算無遺策,怵於邪說,即安荊楚。」
    2. 宋.周密《齊東野語.卷一七.奇對》:「朝登箕子之峰,危如累卵。夜宿丈人之館,安若泰山。」

  3. 泰山之安
    ㄊㄞˋ ㄕㄢ
    tài shān zhī ān
    像泰山一般的安穩。見「安如泰山」條。

    1. 《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傳》:「事勢不兩大,王氏與劉氏亦且不並立,如下有泰山之安,則上有累卵之危。」

  4. 穩如泰山
    ㄨㄣˇ ㄖㄨˊ ㄊㄞˋ ㄕㄢ
    wěn rú tài shān
    猶「安如泰山」。見「安如泰山」條。

    1. 《鏡花緣》第三回:「武后恃有高關,又仗武氏弟兄驍勇,自謂穩如泰山,十分得意。」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