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成語典》

:::

首頁〉成語檢索〉正文〉[切磋琢磨]

切磋琢磨

列印   加入筆記
字級設定
成  語切磋琢磨
注  音ㄑㄧㄝ ㄘㄨㄛ ㄓㄨㄛˊ ㄇㄛˊ
漢語拼音qiē cuō zhuó mó
釋  義將骨頭、象牙、玉石、石頭等加工製成器物。語本《詩經.衛風.淇奧》。後用「切磋琢磨」比喻互相研究討論,取長補短,以求精進。
典  源《詩經.衛風.淇奧》
瞻彼淇奧,綠竹猗猗。有匪1>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終不可諼兮。

〔注解〕

  1. 匪:通「斐」,文采華美。
典故說明切、磋、琢、磨:分別是對於動物骨頭、象牙、玉石、石頭等四種工藝材料進行加工整治的方式。例如《爾雅.釋器》:「骨謂之切,象謂之磋,玉謂之琢,石謂之磨。」就是這個意思。《詩經.衛風.淇奧》一文讚美衛武公的品德,是一位具有華美文采的君子,同時又有著虛心納諫的美德。就如同玉石工匠致力於切磋琢磨動物骨頭、象牙、玉石、石頭等工藝材料一樣,在行為上精益求精;因此他的舉止,莊重威嚴,顯赫而煥發。後來「切磋琢磨」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互相研究討論,取長補短,以求精進。
書  證
  1. 北齊.劉晝《劉子.卷七.貴言》:「故臣子之於君父,則有獻可替否諷諫之文。如交之於朋友,亦有切磋琢磨相成之義。」
  2. 《舊唐書.卷一六八.錢徽列傳》:「卿大夫無進思盡忠之誠,多退有後言之謗;士庶人無切磋琢磨之益,多銷鑠浸潤之讒。」
  3. 五代漢.王定保《唐摭言.卷一.進士歸禮部》:「於時場籍,先兩監而後鄉貢,蓋以朋友之臧否,文藝之優劣,切磋琢磨,匪朝伊夕,抑揚去就,與眾共之。」
  4. 《朱子語類.卷二二.論語.學而篇下》:「《集注》中所謂『義理無窮』者,不是說無諂無驕至樂與好禮處便是義理無窮,自是說切磋琢磨處精而益精爾。」
  5. 《醒世恆言.卷四○.馬當神風送滕王閣》:「自古至今,有那一等懷才抱德,韜光晦跡的文人秀才,就比那奇珍異寶,良金美玉,藏於泥土之中;一旦出世,遇良工匠,切磋琢磨,方始成器。」
  6. 清.葉燮《原詩.卷一.內篇上》:「苟於此數者無尤焉,此如治器然,切磋琢磨,屢治而益精,不可謂後此者不有加乎其前也。」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

比喻互相研究討論,取長補短,以求精進。

使用類別

用在「推敲鑽研」的表述上。

例句

  1. 能常和同學們切磋琢磨,學業會進步更快。
  2. 我們常常在球場切磋琢磨,球技因此而精進不少。
  3. 遇到困難時,我們一起切磋琢磨,討論解決辦法。
  4. 除了努力不懈外,與人切磋琢磨,交換心得也是必要的。
  5. 在學術研討會上,大家各就所知,互相切磋琢磨,交換心得。
  6. 團隊研究就是任何事情大家可以一起切磋琢磨,因此收到最大的效益。
辨  識

近義成語

精益求精

反義成語

獨學孤陋、獨學寡聞
參考詞語
  1. 切瑳琢磨
    ㄑㄧㄝˋ ㄘㄨㄛ ㄓㄨㄛˊ ㄇㄛˊ
    qiè cuō zhuó mó
    即「切磋琢磨」。見「切磋琢磨」條。

    1. 漢.王充《論衡.量知》:「骨曰切,象曰瑳,玉曰琢,石曰磨,切瑳琢磨,乃成寶器。」

︿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