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stry of Education《Dictionary of Chinese Idioms》

:::

Homepage〉Idiom search〉Text〉[生龍活虎]

生龍活虎

Print   Add note
FontSmallMediumLarge
Idiom生龍活虎
Bopomofoㄕㄥ ㄌㄨㄥˊ ㄏㄨㄛˊ ㄏㄨˇ
Pinyinshēng lóng huó hǔ
Interpretation像有活力的龍虎一般,比喻活潑勇猛,生氣勃勃。※語或出《朱子語類.卷九五.程子之書》。
△「龍騰虎躍
Allusion source※《朱子語類.卷九五.程子之書》
此心紛擾,看著甚方法,也不能得他住。這須是見得,須是知得天下之理,都著一毫私意不得,方是,所謂「知止而後有定」也。不然,只見得他如生龍活虎相似,更把捉1>不得。

〔Annotation〕

  1. 把捉:掌握、把握。
Allusion description朱熹是南宋的理學家,《朱子語類》這本書記載他與門人弟子間的對話。其卷九五收錄了學生與他討論北宋理學家程顥的一篇文章〈定性書〉,這是程顥在鄠縣作官時,回覆給當代鴻儒張載的一封信,討論「定性」的問題。朱熹告訴學生,所謂定性就是定心,學習任何事都要先將心定下來,心若有紛擾,任何方法都無法學得好,這就是《大學》裡所說的「知止而後有定」。不然有如果像龍虎般的活力,更是難以掌握。後來「生龍活虎」就被用來比喻活潑勇猛,生氣勃勃。
Proof of documented content
  1. 《朱子語類.卷九五.程子之書》:「只見得他如生龍活虎相似,更把捉不得。」(源)
  2. 清.張謙宜《絸齋詩談.卷五.陸放翁》:「〈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筆力如生龍活虎,全在意思上綰定,於蕭騷處壯采射人,手法似杜。」
  3. 清.袁枚《隨園詩話補遺》卷九:「我輩當如生龍活虎,變化不測。宋儒之為道拘,猶士大夫之為位拘也。」
  4. 《醒世姻緣傳》第五一回:「審錄必定要打,打了如何將養?把一個生龍活虎倚了家主欺凌嫡室的心性也消磨得盡淨。」
  5. 《兒女英雄傳》第一六回:「你是不曾見過他那等的光景,就如生龍活虎一般。」
  6. 《痛史》第五回:「城外元兵雖多,卻被張世傑一馬在前,宗仁、宗義在後,如生龍活虎一般,殺入陣去。」
Instructions

Semantic description

比喻活潑勇猛,生氣勃勃。

Usage category

用在「精力充沛」的表述上。

Example

  1. 球場上的同學們個個生龍活虎
  2. 這群生龍活虎的年輕人,讓宴會充滿了歡笑。
  3. 平日生龍活虎的小明,不知為什麼今天垂頭喪氣?
  4. 他每天都是一副生龍活虎的模樣,精神飽滿,鬥志昂揚。
  5. 大家都沒想到,一場車禍就奪走一條生龍活虎似的生命。
  6. 每次一到體育課,學生們在操場上就生龍活虎地互相追逐。
  7. 參賽選手個個生龍活虎,使出渾身解數以爭取最好的成績。
Identification

Ambiguous idiom

生氣勃勃朝氣蓬勃龍馬精神龍騰虎躍

Antisense idiom

老氣橫秋死氣沉沉無精打采奄奄一息暮氣沉沉

「生龍活虎」及「龍騰虎躍」都有精神奕奕的意思。
「生龍活虎」側重於精神飽滿,朝氣蓬勃;「龍騰虎躍」側重於動作靈活,身手矯健。
生龍活虎龍騰虎躍Example
他每天都是一副∼的模樣,精神飽滿,鬥志昂揚。
啦啦隊員不停變換隊形,∼,身手靈活,深獲好評。

Ref. words
  1. 活虎生龍
    ㄏㄨㄛˊ ㄏㄨˇ ㄕㄥ ㄌㄨㄥˊ
    huó hǔ shēng lóng
    即「生龍活虎」。見「生龍活虎」條。

    1. 《賽紅絲》第一○回:「讀書貴乎能悟入,做文妙在有生情。讀書若不能悟入,便活虎生龍,皆成土木;做文若有生情,則落花流水盡是文章。」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