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語 | 九泉之下 |
注 音 | ㄐㄧㄡˇ ㄑㄩㄢˊ ㄓ ㄒㄧㄚˋ |
漢語拼音 | jiǔ quán zhī xià |
釋 義 | 人死後鬼魂所在之處。語本漢.阮瑀〈七哀詩〉。 |
典 源 | 漢.阮瑀〈七哀詩〉(據《初學記.卷一四.禮部下.死喪第八》引)
丁年1>難再遇,富貴不重來。良時忽一過,身體為土灰。冥冥2>九泉室,漫漫長夜臺3>。身盡氣力索4>,精魂靡5>所能。嘉肴設不御6>,旨酒7>盈觴杯。
〔注解〕
- 丁年:泛指壯年。
- 冥冥:昏暗不明。
- 長夜臺:指墳墓。
- 索:空。
- 靡:無、不。
- 御:指食用。
- 旨酒:美酒。
|
典故說明 | 《左傳.隱公元年》記載鄭莊公與弟弟共叔段爭奪國君之位時,遭受母親背叛,因此許下「不及黃泉,無相見也」的誓言。莊公即位後,對昔日說過的那段話感到悔恨不已,於是採納潁考叔的建議:「闕地及泉,隧而相見」,即挖到地下湧出泉水的地方,就在地道中與母親相見。從此,母子二人和樂融融。泉因自地下湧出,古代便有以「泉」指稱地底的說法。另「九」字有極多之意,「九天」即指天之極高處,因此,「九泉」有表達位於地底深處的意涵。阮瑀(西元?~212)字元瑜,漢陳留人,建安七子之一。面對東漢末年動盪的社會,他曾在〈七哀詩〉裡感嘆生命流逝,認為青壯年華逝去便難返回,繁華生活再也不會重來。人生美好的時光短暫,一瞬間就會結束,身體轉眼便將化為塵土。死後處於幽暗的九泉,在墳墓中度過無盡的時光。屆時,身體早已不復存在,氣力也消散一空,精魂遊蕩,什麼也做不了。一想到此,即使桌上擺放著山珍海味也無心享用,美酒滿杯也無意暢飲。後來「九泉之下」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人死後鬼魂所在之處。 |
書 證 |
- 《晉書.卷七四.列傳.桓彝》:「揚芬千載之上,淪骨九泉之下。」
- 《魏書.卷一六.道武七王列傳.陽平王熙》:「若死為鬼,永曠天顏,九泉之下,實深重恨。」
- 《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王某上負天子,下負百姓,罪不容誅,九泉之下,何面目見唐子方諸公乎?」
- 宋.張九成《張狀元孟子傳.卷七》:「使其魂魄有靈,烏知其不悔恨於九泉之下哉!」
- 元.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替你孩兒盡養生送死之禮,我便九泉之下可也瞑目。」
- 《三國演義》第四○回:「異日死於九泉之下,何面目復見吾兄乎?」
- 明.王恕〈再乞休致奏狀〉:「非惟臣感聖恩於沒齒,雖九泉之下亦不能忘也。」
- 《東周列國志》第九八回:「范睢命漆其頭為溺器,曰:『汝使賓客醉而溺我,今令汝九泉之下,常含我溺也。』」
|
用法說明 | 語義說明人死後鬼魂所在之處。
例句
- 你到現在還不說出這秘密,難道要將它帶到九泉之下嗎?
- 能有這樣的成就,相信你父母在九泉之下也會感到驕傲。
- 無法完成老友臨終託付,未來到九泉之下,我依然會愧疚不安!
- 臨終前還能跟你見上一面,就算我魂歸九泉之下,也不會有任何遺憾了。
- 經過漫長訴訟,凶手終於在今日被處決,想必九泉之下的受害者可以瞑目了。
|
參考詞語 | - 重泉之下
ㄔㄨㄥˊ ㄑㄩㄢˊ ㄓ ㄒㄧㄚˋ
chóng quán zhī xià
猶「九泉之下」。見「九泉之下」條。
- 清.王夫之《黃書.大正》:「錮石槨,簪翁仲,梵唄雲潮,以榮施於重泉之下。」
- 《朝鮮王朝實錄.卷一二.景宗實錄》:「不但九重之內,孺慕莫伸,重泉之下,亦必有望幸之情矣。」
- 重泉幽壤
ㄔㄨㄥˊ ㄑㄩㄢˊ ㄧㄡ ㄖㄤˇ
chóng quán yōu rǎng
幽壤,指地下。「重泉幽壤」猶「九泉之下」。見「九泉之下」條。
- 唐.裴同亮〈唐故清河郡夫人張氏墓誌銘并序〉:「如何昊穹,今也則亡?重泉幽壤無見日,荒壟白揚生蕭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