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不容誅
Idiom | 罪不容誅 |
---|---|
Bopomofo | |
Pinyin | zuì bù róng zhū |
Interpretation | 即使一死也抵償不了所犯的罪行。比喻罪大惡極。語本《孟子.離婁上》。 △「殺人盈城」、「殺人盈野」 |
Allusion description | 孟子是戰國時代的思想家,他提倡儒家學說,重仁義、輕功利,所以曾說:「孔子的弟子冉求曾為季康的家臣,但他非但沒有使季康的德行更好,反而幫著他加重人民的賦稅,氣得孔子跟其他弟子說:『冉求不是我的學生,你們可以敲鼓宣佈他的罪狀,對他加以指責。』由此看來,在上位者不行仁道,下屬還替他求富,是孔子所不恥的。更何況是替他打仗,為爭奪土地、城池,到處殺人,這樣即使是一死都不能抵免罪過。」後來「罪不容誅」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罪大惡極。 |
Instructions | Semantic description比喻罪大惡極。貶義。Usage category用在「罪惡深重」的表述上。Example
|
Identification | Ambiguous idiom罪大惡極、罪在不赦、罪惡昭著、罪該萬死、罪孽深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