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首是瞻
Idiom | 馬首是瞻 |
---|---|
Bopomofo | |
Pinyin | mǎ shǒu shì zhān |
Interpretation | 瞻,看。「馬首是瞻」指士兵依據主將的馬頭來決定前進的方向,比喻服從指揮或跟隨他人進退。語出《左傳.襄公十四年》。 △「塞井夷灶」 |
Allusion source | 《左傳.襄公十四年》〔Annotation〕
|
Allusion description | 《左傳》裡記載魯襄公十四年時,晉國會同魯、齊、宋、鄭等國軍隊伐秦,要報三年前櫟地一戰之仇。聯軍到了涇水邊就停住了,不肯渡河。晉國大夫叔向去找魯將叔孫穆子商量該怎麼辦,叔孫穆子便引了《詩經》的話:「匏有苦葉,濟有深涉,深則厲,淺則揭。」意思是匏瓜也有苦葉,渡河也會遇到深的地方。水深的話就直接下水渡河,水淺的話就撩起衣服過去。要聯軍渡過涇水,繼續朝秦國進攻。叔向聽了,就回去準備船隻渡河。秦國看聯軍集中在涇水邊,派人在涇水上游下毒,因此而毒死了不少聯軍士兵。鄭國軍隊的首領子蟜非常生氣,率先出兵和秦軍交戰,各國軍隊也跟著開打,但開戰好一段時間都攻不下來。這時,晉國中軍將領荀偃下令說:「我們等天一亮,雞一叫就出征,做好填井毀灶的善後工作,然後跟著我的馬行動,我的馬頭朝向哪裡,你們就跟著哪個方向走。」下軍的將領欒黶一向和荀偃處不來,聽了荀偃的話不服氣地說:「晉國從沒有人下這種命令,我偏要把馬頭向東回國。」欒黶說完把馬頭一調就走,他的部下也跟著撤兵。荀偃看到這種情況,很後悔下了這道命令,造成自家軍隊的分裂,心想這樣非但不能打勝仗,還可能會敗北,只好下令撤軍回國,結束了這場戰爭。荀偃這道命令中,有「馬首是瞻」四個字,就是要晉軍跟著他的馬頭方向前進。後來「馬首是瞻」被用來比喻服從指揮或跟隨他人進退。 |
Proof of documented content |
|
Instructions | Semantic description比喻服從指揮或跟隨他人進退。Usage category用在「服從指引」的表述上。Example
|
Identification | Ambiguous idiom亦步亦趨、唯命是從、唯命是聽Antisense idiom各行其是、馬首靡託 |
Ref. word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