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語 | 萍水相逢 |
注 音 | ㄆㄧㄥˊ ㄕㄨㄟˇ ㄒㄧㄤ ㄈㄥˊ |
漢語拼音 | píng shuǐ xiāng féng |
釋 義 | 浮萍漂浮水面,聚散不定。比喻兩個人本來不相識,因機緣巧合偶然相逢,同時亦指交情尚屬微淺。語出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 |
典 源 |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據《全唐文.卷一八一.王勃》引)
遙吟俯暢,逸興遄飛。爽籟發而清風生,纖歌凝而白雲遏。睢園綠竹,氣凌彭澤之罇;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四美具,二難并。窮睇盼於中天,極娛遊於暇日。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望長安於日下,指吳會於雲間。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關山1>難越,誰悲失路之人2>;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懷帝閽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
〔注解〕
- 關山:關隘與山峰。比喻路遙遠或行路的困難。
- 失路之人:指迷路的人。
|
典故說明 | 浮萍是一種浮生在水面的水草,葉扁平而小,面背皆青,有鬚根下垂水中,會隨水流四處漂動。古人觀察浮萍的漂動,覺得人生的聚散,有如浮萍,所以有「萍水相逢」的說法。一般認為這句話是出自於唐代王勃所寫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也就是通俗所稱的〈滕王閣序〉。這篇文章是王勃參加洪州都督閻公於滕王閣上盛宴時所作。其中「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傳誦千古。但除這兩句外,文章中也有幾句寫到奔波天涯的失意遊子,「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意思是說:「群山峻嶺,是如此難以超越,但有誰會去同情於迷路於其中的人?在天涯奔波中,偶然相遇的人竟都是流落在外的異鄉人。」當然王勃在文章中,說這幾句話是別有所指的,是在為那些有志難伸的人,抒發自己的看法。後來「萍水相逢」被摘出成一句成語,比喻人本素不相識,因機緣巧合偶然相逢。就緣分來說,自是有緣;但就交情來講,則尚屬微淺。這句成語有時偏於緣分,有時偏於交情,使用時要特別留意。 |
書 證 |
-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源)
- 明.汪廷訥《種玉記》第七齣:「公孫兄,與你萍水相逢,願交誼聯昆仲。」
- 《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會出師表》:「沈鍊謝道:『萍水相逢,便承款宿,何以當此?』賈石道:『農莊粗糲,休嫌簡慢。』」
- 《警世通言.卷二一.趙太祖千里送京娘》:「賢妹差矣!俺與你萍水相逢,出身相救,實出惻隱之心,非貪美麗之貌。」
- 《醒世姻緣傳》第九四回:「起先原是萍水相逢,這次成了他鄉遇故,戀戀難捨。」
- 《儒林外史》第一五回:「快不要如此。我和你萍水相逢,斯文骨肉。」
- 清.沈復《浮生六記.卷四.浪游記快》:「心月一子名燭衡,……與余莫逆,似生平第二知心交也。惜萍水相逢,聚首無多日耳。」
|
用法說明 | 語義說明比喻兩個人本來不相識,因機緣巧合偶然相逢,亦指交情尚屬微淺。
使用類別用在「機緣巧遇」、「交情淺淡」的表述上。
例句
- 縱使萍水相逢,無緣也難深交。
- 我倆雖是萍水相逢,卻一見如故。
- 我和他只是萍水相逢之交,並非舊識。
- 四海之內皆兄弟,萍水相逢,自是有緣。
- 他是我到國外旅行時,萍水相逢結交的朋友。
- 我倆雖只是萍水相逢,卻有一種說不清的親切感。
- 聽了這番話後,他對這位萍水相逢的朋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辨 識 | 近義成語邂逅相逢、邂逅相遇反義成語青梅竹馬 |
參考詞語 | - 萍水相交
ㄆㄧㄥˊ ㄕㄨㄟˇ ㄒㄧㄤ ㄐㄧㄠ
píng shuǐ xiāng jiāo
猶「萍水相逢」。見「萍水相逢」條。
- 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七齣:「香君問得有理,小弟與楊兄萍水相交,昨日承情太厚,也覺不安。」
- 萍水相值
ㄆㄧㄥˊ ㄕㄨㄟˇ ㄒㄧㄤ ㄓˊ
píng shuǐ xiāng zhí
猶「萍水相逢」。見「萍水相逢」條。
- 明.李開先〈貝江劉鳳鳴秀才喜其逢而惜其去也詩以送之時正暮秋〉詩二首之一:「萍水偶相值,知君非問津。好遊久作客,抱藝恥干人。」
- 萍水相遇
ㄆㄧㄥˊ ㄕㄨㄟˇ ㄒㄧㄤ ㄩˋ
píng shuǐ xiāng yù
猶「萍水相逢」。見「萍水相逢」條。
-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九回:「我與足下未遇之先,已受先施之惠,及至萍水相遇,怎好為我破格?」
- 萍水相遭
ㄆㄧㄥˊ ㄕㄨㄟˇ ㄒㄧㄤ ㄗㄠ
píng shuǐ xiāng zāo
猶「萍水相逢」。見「萍水相逢」條。
- 明.陸采《明珠記》第二五齣:「天呵!果然是萍水相遭。」
|